城市居民对棕地环境风险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为例.docVIP

城市居民对棕地环境风险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居民对棕地环境风险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城市居民对棕地环境风险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陈东军 陆满兰 谢红彬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基于福州市棕地分布与利用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 分析福州市居民对棕地环境风险的认知状况, 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居民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居民对棕地环境风险的认知程度一般, 虽有意识到福州市区棕地的存在, 但对其环境风险却不够重视, 且多依赖政府或相关部门被动地规避;棕地专业知识、信息渠道、卷入程度及个体特征等因素均对居民棕地环境风险认知产生影响. 关键词: 棕地; 环境风险认知; Logistic模型; 福州; 作者简介:谢红彬 (1966-) , 女,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开发研究.xiehongbin933@ 收稿日期:2017-04-12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Analysis on the Urban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Risk Perception for Brownfiel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Survey in Fuzhou CHEN Dong-jun LU Man-lan XIE Hong-bin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brownfield distribution in Fuzhou, residents perception to the brownfield environmental risks is analyz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use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explor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idents perception to the brownfield environmental risks is little optimism, even knows the existence of brownfield in Fuzhou, fail to take its environmental risks seriously enough and depends on government 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mitigate it passively. Brownfield knowledge, information channels, involvement and individual property affect residents perception significantly. Keyword: brownfield; environmental risk perception; Logistic model; Fuzhou; Received: 2017-04-12 20世纪中期以来, 随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的没落, 工厂搬迁遗留大量被废弃的、闲置的或未被完全利用的土地, 这类土地因其拓展或再开发受现有或潜在的环境污染影响而变得复杂, 称之为棕地[1].近年来, 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棕地问题倍受关注.棕地的治理与开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具有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城市交通与服务设施等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3-5].但棕地因面临着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生源要素污染[6-7]等诸多不确定环境风险, 且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居民等众多利益相关者[8-13]而使其治理与开发变得困难.为此, 各国政府积极制定、颁布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如美国的《超级基金法》、德国的《联邦土壤保护法》、中国的《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等;学者们也着手评估棕地的环境风险与再利用价值[14-17], 并从修复技术[18-20]、开发方案[21-22]、资金[23]等方面提出治理与开发对策.但在以往的环境风险治理过程中, 公众是被动接受甚至是被忽略的角色[24], 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其中公众的认知和行为是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因素[25].由此, 对城市居民棕地环境风险认知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