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商品棉基地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黄淮平原、冀鲁豫平原和南疆。 主要农业生产基地 土地特点 主要作物 区域特点 东北平原农 业生产基地 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宜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大豆、小麦、玉米、高粱、甜菜等 陆上交通发达、人均耕地多、商品率较高 华北平原农 业生产基地 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范围机械化耕作。 小麦、棉花、花生、烤烟、苹果、梨、柿等。 我国古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农业历史悠久 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基地 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农业集约化经营,绝大部分耕地实行一年两熟 。 稻谷、淡水鱼、棉花、油菜籽、茶叶等。 经济基础较好,轻工业发达,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基地 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十分发达。 地理位置优越。区内河道成网,高速公路纵横,水陆运输发达。 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把洼地深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在“基”面上栽培桑树、甘蔗、果树等。用塘泥作为种植甘蔗、桑树和果树的肥料,以蔗叶、蚕粪等作为鱼饵,鱼类及微生物分解后的塘泥又成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利用构成基、塘互养的水陆物质循环体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 作业 1、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 2、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7.5工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一、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 场地、水源 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科学技术、政府政策、资金、管理等 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 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 不同工业部门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2、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 3、交通运输就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国防、 改革开放、 内地发展、就业、 个人偏好 环境 7.6世界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初期,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了棉纺织、钢铁等工业。 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术产业。 一、工业的发展 二、工业布局的主要类型 资源密集型工业 如采掘工业和一些农产品加工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 如纺织、普通服装制作。 资金密集型工业 如钢铁、化工等工业就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微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等。 三、科技革命对工业城市区位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彼得堡)为中心的欧洲工业区。 工业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运输条件。出现“临空型”的工业布局。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美国西南部的斯坦福工业区(“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中心。 作业 1、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不同的工业部门应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工业布局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7.7世界主要的工业区 1.生产过程的联系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一、工业联系 在一个地区内,工厂之间、工厂内部的各个生产过程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不同的关系彼此联系在一起。 2.产品用途的联系 如汽车零配件生产厂——汽车总装厂。 3.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 如公用基础设施。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