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储集层与盖层.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储集层与盖层

水银饱和度可以通过 水银体积计算得到: SHg=VHg/фVf 毛细管压力方程: 压汞曲线:根据实测的水银注入压力(pc)与相应的岩样含水银体积(VHg),经计算求得水银饱和度(SHg)和孔隙喉道半径(r)之后,绘出毛细管压力、孔隙喉道半径与汞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2.孔隙结构参数: ①排驱压力(Pd)与最大连通孔隙喉道半径(Rd): 排驱压力是孔喉系统中最大连通孔隙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是非润湿相流体开始连续进入岩样驱替孔隙中润湿相流体时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最大连通孔隙喉道半径(Rd)。 一般来说,孔隙度高、渗透率好的岩样,排驱压力值越低。 ② 饱和度中值毛细管压力(Pc50)与孔隙喉道半径中值(R50) : 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注入非润湿相流体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孔隙喉道半径中值(R50) 。 毛细管压力中值(Pc50)越低,孔隙喉道半径中值(R50)越大,孔隙结构越好。 ③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 当注入水银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水银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最小非饱和的孔隙率(Smin%)越小,束缚孔隙越少,孔隙结构越好。 3.孔隙喉道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与孔隙结构 孔隙喉道分布直方图可以反映孔喉的大小和分布,孔喉半径越大,分布越集中,说明岩石孔隙结构越好。 4.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 毛细管曲线呈多种形态,主要取决于歪度和孔隙喉道的分选性两个因素:歪度是指孔喉分布中以粗孔喉为主还是以细孔喉为主。在储集岩中,粗歪度表明储集性好;孔喉的分选性是指孔喉大小分布的均一程度。岩石的分选性越好,岩石的孔隙结构越均匀,毛细管压力曲线平台就越平越长;分选差则呈斜线。 孔喉粗,分选好,其孔隙结构好。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说明集中的孔喉越粗;平坦段越长,说明岩石的分选性越好,岩石的孔隙结构越均匀。 五、流体饱和度 1.流体饱和度的概念 油、气、水在储集孔隙中的含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So 、Sg、Sw)。 2.束缚水饱和度 从油气运移角度考虑,任何油气储层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不可动水,即通常所指的“束缚水”或“残余水”。束缚水主要有亲水岩石颗粒表面的薄膜滞水及微毛细管孔隙中的毛管滞水等,相应的饱和度称为束缚水饱和度,符号SWC。 第一节 储集层的基本特征 一、孔隙性 二、渗透性 三、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四、压汞法研究储集岩的孔隙结构 五、流体饱和度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孔隙结构、喉道、流体饱和度 2. 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二章 油气成因与烃源岩  思考题:   1.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2. 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 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的成熟度。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 掌握储集层的孔隙性及渗透性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储集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重点)第一节 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参数 (重点)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重点)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 第四节其它岩类储集层 第五节盖 层 第一节 储集层的基本特征 一、孔隙性 (重点) 二、渗透性 (重点) 三、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四、压汞法研究储集岩的孔隙结构(重点) 五、流体饱和度 第三章 储集层与盖层    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石),称为储集层(岩)。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投入开采后称产(油气)层。 盖层是位于储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主要起遮挡或封闭作用。 油气在地下是储存在一些岩石的孔、洞、缝之中的,其储集方式与水充满在海绵里有一定相似之处。 第一节 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参数 储集层的基本特征是具孔隙性和渗透性,其孔隙渗透性的好坏、分布规律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状况、油气储量及产量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储集层与盖层 两个基本特征: 孔隙性- 渗透性- 具有能够储存油气的孔隙空间的性质 在有压差存在的条件下,岩石本身容许流体通过的性能 度量参数: 孔隙性 渗透性 孔隙度 渗透率 一、孔隙度 孔隙度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发育程度,是指孔隙体积与储层岩石体积之比,它是一个无量纲的值,可用小数或百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