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输血器在甲状腺术后引流中的应用.docVIP

改制输血器在甲状腺术后引流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制输血器在甲状腺术后引流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改制输血器在甲状腺术后引流中的应用 邱国钦(解放军第174医院肿瘤中心福建厦门361003) 作者简介:邱国钦(1975-),男,福建泉州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目前主要从事肿瘤综合治疗工作。 【摘要】应用输血器改制闭式负压引流,对214例甲状腺手术后切口引流,具有取材容易、方法简便、微创,引流通畅彻底、促进切口愈合,术后患者携管活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输血器;改制;甲状腺术后;切口引流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08-01 甲状腺术后由于颈部空间较小,少量的积血、积液即可压迫气管出现窒息,故一般甲状腺手术均常规放置引流[1],而正确的引流方法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肿瘤中心于2006年2月~2010年7月,对传统的橡皮片、半胶管或橡胶管引流方法改进为一次性输血器衔接负压引流球进行甲状腺术后颈部切口引流214例,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14例,其中男92例,女122例;年龄20~74岁,中位年龄42.8岁;甲状腺腺瘤1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1例,桥本氏病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11例;所有患者术前检查甲状腺功能和凝血功能正常,无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 1.2手术方法:根据甲状腺病变部位施行相应的手术方式,其中施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术149例(左侧85例,右侧64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43例,一侧甲状腺叶切除+对侧部分切除术22例。手术方式:于胸骨切迹上方约2cm取弧形切口3~6cm,不离断舌骨下肌群,电刀分离甲状腺周围组织,紧贴腺体离断甲状腺上下动静脉和中静脉并双重结扎,不解剖喉上神经,常规解剖喉返神经入喉处,切除病灶或腺叶,电刀烧灼出血点,部分切除者严密缝合甲状腺创面,用干纱布擦干术野血迹,仔细检查无渗血后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经切口引出139例、另戳孔引出75例,切口行皮内缝合170例、间断缝合44例。术后应用抗菌素2~3天,不常规应用止血药。 1.3改进引流方法:取普通一次性输血器,拨下输血针(为引流管A端),用无菌剪刀将输血器茂菲氏滴管下约90cm处剪断(为B端)。此时,输血器改装成长约60cm,管腔内径0.4cm,外径0.45cm,可利用调节器控制流速。若一侧甲状腺手术,则在B端部分剪3~4个直接约2mm的椭圆形侧孔,孔距约1cm;若为双侧甲状腺手术,则将B端纵行剪开两半,长约5cm(根据创腔大小延伸或缩短),将侧孔引流管或两叶置于气管旁的甲状腺残腔中,侧孔或分叉处距皮肤1.0~1.5cm。在缝合切口之前,A端于切口或经胸骨切迹上另戳横口引出并缝线固定。引流管的引出通道松紧适宜。切口缝合后B端接负压引流球(挤压后盖上帽子球内压力达8~16KPa,容量200ml),以持续负压吸引。根据引流量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 2结果 本组214例患者,均术后6小时后进凉流食,次日进半流;其中术后24h即拔除引流管184例、48h拔管30例;术后第3天出院176例、第4天33例、第5天2例;第1天引流量较多且为血性,第2天引流量明显减少且多转为淡黄色液体;单侧甲状腺手术48h引流量约27plusmn;9ml,而双侧甲状腺手术约为46plusmn;11ml;所有患者引流均达到通畅、彻底的满意效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无皮下血肿、积液或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与传统的甲状腺术后引流相比,减少了手术创伤和瘢痕,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3讨论 手术是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甲状腺血供和淋巴循环丰富,手术操作空间狭小,结扎止血困难,加上颈部组织疏松且为避免影响呼吸不能加压包扎,即使是仅行腺瘤摘除,术后也难免创面渗血渗液。据统计术后48h内引流量可达25~180ml,而双侧甲状腺手术创面大,其引流量更多。一般积血50ml即可造成气管紧迫症状,积血超过100ml可明显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因此手术后常规放置引流,可预防创面积液积血导致的窒息,并可预防继发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2]。而引流管尽量使用管径和长度恰当,以防止扭曲、血块堵塞和引流口瘢痕过大,同时要有足够负压,使创面渗血在第一时间引出,以保证血液不易在管内凝固和消除死腔。 目前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引流有多种,可概括为膜状(橡胶片)、半管状(细胶管劈去一半)和管状引流(内径2~3mm的细乳胶管、硅胶管、14~16号T管)等。膜状、半管或管状引流方法为开放被动引流,对于轻度的渗血尚可引出,但发生较大量出血,则常不能及时引出,造成血液积聚,压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