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不可言说的幸福
2012年秋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六讲 “齐物我”“逍遥游”:中国思想主流的另一面(下)——理解庄子和道家 孙 藜 本讲内容 理解道家思想的脉络与基本问题 三阶段:全生避害;与道教之不同; 老子思想的主题 三个关键概念:“道”、“自然”、“无为” 庄子思想的关键词: 逍遥游、齐物我、坐忘(齐物论、大宗师) 老庄思想的同与异; 仙风道骨 1。其人其学:作为思想家的庄子 楚国迎接庄子为相,“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教材p.66 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 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也即教材所谓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所谓“出世”与“入世”:中国士人的社会情怀 作为文学家的庄子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其文章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受其影响的后世第一流作家,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作为宗教偶像的庄子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庄子其人被神化,奉为神灵。 “太上老君”与“南华真人” 唐玄宗天宝元年(724)二月封“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 “道家”Vs.“道教”:大传统Vs.小传统 庄子社会思想的基本定位 1)世界的旁观者; 不实际参与;社会妨害个人,要作逍遥游; 2)开个人主义风气;——但要注意:这种个人主义与今天(西方)的个人主义不同; 魏晋时代则是个人主义的高峰期; 3)基本上是人生哲学; 《老子》:仍不忘怀于天下(政治思想) 《庄子》:以追求人生幸福为归依。How? 老庄:同为道家的同与不同 与老子的同与不同; 同:都把“道”看作是创造万物的“绝对精神”; 不同:庄子并不探究它的规律,而是以“齐物我”、“天人合一”的方式来处理;人格理想的内在超越。 老子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道”、“自然”、“无为”。 庄子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逍遥游;齐物我;坐忘。 路径:从三个寓言理解庄子 我们可以借助三个寓言来把握庄子思想的内涵:即以一种艺术或审美的方式面对社会、人生,追求个体灵魂的平和,达致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 这三个寓言是:材与不材之间;鼓盆而歌;庄周梦蝶。 通过这三个寓言,庄子说明了对个人灵魂的侵扰,分别来自:社会(从评价到政治);情感;知识。 要真正达致庄子所谓的理想境界,根本上是要达观生死,摆脱“分别”之心,以此方能做到“逍遥”和“游世”。 2。庄子著名寓言1:材与不材之间 所谓“无用之用”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 “材与不材”的实质: 无论何种,即使玄妙地身处其间,依然是受制于社会对个人之约束和评定。 人在社会中:“以物易性”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指》) ——教材p.65 “利”“名”/“家”“天下”; 种种社会组织以及“事业”,都成为庄子眼中对“性”之伤害。——联系他自己的志向。 “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 ——教材p.65 “逍遥游”:“乘物以游心”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餐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 外。” “如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下一上,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初,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教材p.66 游世主张: 与社会生活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局外人”。 游世: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面对 “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间”——教材p.66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所谓“以艺术或审美的方式面对”,大致上它指的是, 面对“无所逃”的社会关系(伦理道德义务), 借助“慧眼”识别情感和知识的束缚, 以灵动不羁的方式游走于各种关系之中, 求得心灵的自由和灵魂的平和。(入世与避世之间) 庄子的政治社会批判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动机也许值得钦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恩派包装.PDF
- 好吃的乌鱼子教学指引.DOC
- 如何以自由软体‘R’辅助高中机率统计课程的学习-数学学科中心.DOC
- 如何实现ABSL试验室智能化-中国试验动物学报.DOC
- 如何从生命周期理解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北京工商大学社科版.PDF
- 如何开展耕地地力调查工作-海南土壤肥料信息网.PPT
- 如何获取全文及文献传递-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PPT
- 如果您已购买货运代理服务-FreightForwardersSettlement.PDF
- 如发行股票债券等2间接筹资.PPT
- 如何配置交换机的口令.PPT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