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源ct功能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第23卷 第 1 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Vol.23, No.1
2014年1月(9-17)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an., 2014
成官迅, 阎静, 刘国顺, 等. 双源CT 功能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4, 23(1): 9-17.
Cheng GX, Yan J, Liu GS,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by dual-source CT functional
imaging[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4, 23(1): 9-17.
双源 CT 功能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成官迅 ,阎静,刘国顺,虞康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州 510515)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
性分析10例确诊为HCM患者、13例正常人的临床资料和DSCT表现。结果:10例HCM患者DSCT
均明确诊断,其中非对称性肥厚 9 例,对称性肥厚 1 例;1 例呈梗阻性 HCM。HCM 组室间隔、前
壁、心尖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侧壁、后壁厚度和对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舒张末期左室最厚
处室壁厚度与同层后壁厚度的比值(心尖部室壁厚度/基底部后壁厚度)大于1.5。LVIDd、LVID
和LVOTd小于对照组,LADd大于对照组。正常人平均室壁增厚率约(57.88 5.09)%,HCM组
肥厚处心肌室壁增厚率降低,约(20.10 ± 4.89)%。HCM组左室MM、EF 大于对照组,EDV、ESV
小于对照组。1例HCM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粥样斑块,狭窄程度约85%;7例存在冠状动脉心肌桥,
均发生在前降支。结论:DSCT实现了对HCM 的解剖形态学、功能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站式”
评估,在HCM 诊断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肥厚型心肌病
文章编号:1004-4140(2014)01-0009-010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志码:A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具有独特病理、生理、
多种形态、功能及临床特点的原发性心肌病。表现为左心室、右心室、室间隔不对称肥厚、
心室腔变小、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缺乏特
异性,确诊需依靠影像学检查。
双源 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心功能评价基于同一套数据,实现
了对 HCM 的解剖形态学、功能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站式”评估,有望成为 HCM 的理想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对 10 例 HCM 的临床资料和 DSC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
讨 DSCT 在 HCM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1 年2 月至2012年 2 月来我院影像中心行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 (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检查的住院及门诊 HCM 患者 10 例,其中男 8 例,女 2 例,年龄 42~
60 岁,平均(49.90± 5.95)岁。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诊为 HCM。HCM 组入选标准参照 1995 年 WHO/ISFG 标准及 1999 年
收稿日期:2013-06-30。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1010003870)。
10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3卷
全国心肌炎、心肌病研讨会标准[1-2]。
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及晕厥等,其中 1 例有家族成员猝死史。
5 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2 例因健康体检显示心电图异常而就诊。对照组选取 13 例性别、
年龄相匹配且 CTCA 结果阴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南立民德国中一百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成绩考查二年级国文科.doc
- 台北立二重国民中学九十六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自然与生活.doc
- 台北信义区兴雅国民小学九十三学第一学期学校总体课程计划.doc
- 孙吴嘉荫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成因-吉林大学学报.pdf
- 苏州中润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文件.pdf
- 苏州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内科护理学学科课教案2009年12月13.doc
- 四幼虫背血管的观察.ppt
- 四大范畴防止贿赂条例剖析廉政公署的服务学校诚信管理.ppt
-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 四川锦屏二级电站高水头超深埋隧洞围岩质量分级快速评价-现代地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