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 夫兰克——赫兹实验
一、预习提纲
原子结构和能级跃迁理论
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目的
1. 通过示波器观察关系曲线,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2. 通过主机的测量仪表记录数据,作图计算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3. 学习夫兰克(J. Franck) Hertz)研究原子内部能量的基本思想和实验设计方法,掌握其测量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
玻尔理论指出:原子内部存在稳定的量子态,即原子存在能级,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辐射。此理论除由原子物理学中通用的光谱技术实验方法证明外,于1914年,由夫兰克和赫兹用低速电子与气态汞原子碰撞使汞原子激发,通过研究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情况和观察受激原子所发出的辐射,从而证明了原子内部量子化能级的存在,为玻尔理论提供了直接而独立的实验证据。因此夫兰克与赫兹二人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图1为夫兰克—赫兹实验仪器原理图。图中上方为一个专用的充气管,实验中原子与电子的碰撞便在此管中进行,该管称为夫兰克—赫兹管(简称F—HF—H管为充氩气的双栅结构的四极管。管内有灯丝F,热阴极K,两个栅极G1 、G2和板极P。第一栅极G1靠近热阴极K,并加有一小的正向电压 ,用于控制管内电子流以抵消热阴极附近电子云形成的负电位的影响。第二栅极G2靠近板极P,并在其间加一个减速电压,使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而损失能量的电子不能到达板极P。两个栅极之间的距离较大,以保证电子与原子有相当的碰撞几率。从被灯丝加热的热阴极K中所发射出来的大量电子,经G2 、K之间的加速电场作用,获得能量向栅极G2加速运动。这些电子在G2 、K之间的空间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并把部分或全部能量交换给氩原子 。这些电子在经过G2、P之间的阻滞场(亦称为拒斥电场)时,在减速电压作用下使那些沿电场方向的动能小于的电子不能到达板极P。电流计A用来测量板流的大小,根据板流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到达板极的电子数,从而绘出与的关系曲线如图2。
实验时,加速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电子获得的能量也就随之增加。在开始阶段,当加速电压小于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时,电子获得的能量小,实验表明其与氩原子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的,即电子几乎没有能量损失。因而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减速电压的作用而达到板极P。板极电流将随加速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加速电压达到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时,即,电子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吸收电子的全部能量,从而实现了从基态向第一激发态的跃迁。电子因失去能量而不能克服减速电压的作用到达板极P,板极电流就明显下降,形成第一个谷点。随着加速电压的继续增加,电子在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后,继续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因而会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减速电压作用而达到板极P,所以板极电流又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当加速电压增加到氩原子第一激发电势的二倍时,电子与氩原子发生第一次非弹性碰撞而损失其能量后,在余下的路程中由于加速电场的作用再次获得使原子跃迁到第一激发电势所需要的能量,并且在G2附近与氩原子第二次发生非弹性碰撞而形成了板流再次下降。由此可知,随着加速电压的不断增加,板极电流IP就显示出了一系列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如图2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每当(n = 1,2┈)时,都伴随着IP的一次突变,出现一次峰值,且峰值之间的间距为,考虑到热电子具有一定初速度,而且各极之间因材料不同而具有接触电势差等原因,使各极值处的电压发生偏离(),但各相邻极值间的距离不变,所以相邻两个极大值(或极小值)处对应的栅压差就是第一激发电势。即,凡加速电压为
(n = 1, 2, … )
时相应的板极电流就会下降形成谷点。测出与的关系曲线,即可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四、实验仪器
主机、示波器、电源线一根、Q9线两根。
五、实验内容与过程
1. 示波器演示
a. 将主机接好电源,用Q9线将主机正面板上“输出”与示波器上的“X相”相连, “输出”与示波器“Y相”相连;
b. 将主机的扫描开关置于“自动”档,扫描速度开关置于“快速”档,微电流放大器量程选择开关置于“10nA”;
c. 将示波器的“X”、“Y”电压调节至“1V”和“2V”,“POSITION”调至“x-y”,“交直流”调至“DC”;
d. 分别开启主机和示波器电源开关,稍等片刻;
e. 分别调节电压(可先参考主机上给出的参考值)至合适电压,然后将电压由小慢慢调大(以F—H管不击穿为界),直至示波器上呈现稳定的曲线,观察原子能量的量子化情况。
2. 手动测量
a. 调节至最小,扫描开关置于“手动”档,打开主机电源;
b. 调节至适当值,然后手动逐渐增大,同时观察变化,适当调整值,使由小到大能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