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俞航)第2章 流体的运动规律.pptVIP

医用物理学(俞航)第2章 流体的运动规律.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球下沉开始时,v=0 f=0 a最大, 小球加速下沉,v增大,f也增大,小球受到向下的合力逐渐减小。 当速度增大到使向下的合力为零时,小球速度达到称为沉降速度。 第四节 血液的流变特性 物体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能流动或变形的特性,一般称为该物体的流变性。流变性是物体的普遍特性之一。 血液具有流动和变形的特性,它的流变性不仅与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循环有关,而且也影响和控制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体液调节功能,影响炎症、变性、血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一、血液的黏度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悬浮液。血浆占血液总体积的55%弱。它是蛋白质,盐类等的水溶液,其中水占91%(重量百分比),蛋白质占7%,其它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1% 悬浮于血浆中的细胞占血液总体积的45%强,其主要成份是红细胞,其余还有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分别占细胞总体积的1/600和1/800,这些血细胞均系浮力中性的可变性的含液囊性体,它们的存在以及含量的多少显著影响了血液的粘度 大量实验证明血浆是牛顿流体,其切应力与切应变率呈线性关系,如图所示,温度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是影响血浆粘度的主要因素,在室温下血浆的粘度约为 实验也证明,血液是一种非牛顿液体(如图2–11所示)。 当温度一定时,血液的粘度与血细胞比积(hematocrit,H)(血液中红细胞的体积与血液样本总体积的比值)、血管的管径R以及血液的切应变率的大小,血浆所含纤维蛋白元的多少,pH值的大小以及渗透压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血液在某一切应变率下的粘度称为 表观粘度(apparent viscosity),它等于切应力与切应变率的比值 血液的表观粘度并不是常数,随切变率的降低而增加,它具有与粘度相同的单位 血液的表观粘度与血浆粘度ηp的比值称为该段血管内血液的相对粘度(relative viscosity)。记ηr 血液的表观粘度和相对粘度随流动条件而变,不是血液的固有属性 二、微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当管径大于l mm时,管径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不大。这是由于管径远大于红细胞的直径,血液可以看作连续介质的流体。血液由微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微静脉的流动叫做微循环。 这些血管管径在l mm以下,血液中血细胞的运动,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直接影响血液的流动。血液将出现以下主要现象 1.近壁血浆层 血液在小血管中流动时,管壁附近存在着一个基本上没有血细胞只有血浆的区域,该血浆层的边界随时间变动,它实际上是一个统计学上的“贫血细胞”区,其产生原因是红细胞在随血液流动的同时出现径向迁移,迁移机理至今尚不清楚。 血浆层的出现,使血液的表观粘度和阻力减小(因为血浆的粘度小于血液的粘度)。血浆层的厚度与血液的平均流速、血管的直径以及血细胞的比积有关。当流速增大,或管径减小,或血细胞比积减小时,都可使血浆层增厚,从而使流阻减小,这是与大、中血管中流阻随管径的缩小而显著增大不相同的。 2.Fahraeus效应 1929年,Fahraeus发现,当血液从较大的容器流进较小的管道时,容器内血细胞比积不变,而管内血细胞比积却随管径减小而降低,这个现象叫Fahraeus效应。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由母管流向支管的血液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母管附近的血浆层,所以流进支管的血液的血细胞比积低于母管。支管越小,这部分的比例越高,支管中血细胞的比积就愈低。 (2) 血液流动时,红细胞相对于主流方向有一定的方位。这种方位的取向与支管分叉处的几何状况相结合,影响了进入支管的红细胞数量。例如,红细胞主轴与支管主轴的轴线平行时,红细胞就比较容易进入支管,如果是互相垂直时,红细胞就较难进入支管 (3) 红细胞和血浆间的相对运动 3.Fahraeus-Lindqvist效应 1931年,Fahraeus和Lindqvist测量血液在玻璃圆管内流动的表观粘度时,发现当管径大于1mm时,测得的表观粘度与管径大小无关,当管径小于1mm时,表观粘度随管径变小而降低。Barbee和Cokelet证明当管径小至29μm时,上述趋势仍无改变。这个现象叫做Fahraeus-Lindqvist效应 4.Fahraeus-Lindqvist效应的逆转 当血管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时,血液的表观粘度随管径的减小而升高的现象叫做逆Fahraeus-Lindqvist效应。出现逆Fahraeus-Liadqvist效应的原因是,当红细胞直径和毛细血管直径相当或更小时,红细胞往往孤立地或成串的排着队从毛细血管中挤过去。血细胞在进口附近管壁的互相作用下,一方面增大了血液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这种作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