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学生造句能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进学生造句能力

增进学生造句能力 增進學生造句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 作者:廖茂村/ 國立高雄師大學校行政碩士班研究生 壹、前言   本文主要在探討如何補救國中小學生造句的缺失,進而以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增進其遣詞造句的能力。   民國六十四年八月,教育部公布現行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規定國語科教學總目標之一為:「指導兒童養成自動自發的寫作意願與態度,及寫作的基本能力,以期所寫的作品,達到下列要求:敘述清楚,題旨明白。詞句恰當,文法正確。情意豐富,文理通順。層次分明,結構緊密。」   以上規定是根據國語科混合教學中的「作文教學」而言,作文教學是國語科教學活動中,層次最高的一種思惟活動,而一篇主旨明確、情詞優美的文章,是由幾個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貫的段落組成的,每個段落又是一個個的句子構成的,唯有句子造得正確又通順,段旨才顯得明晰,整篇文章也才有完整的架構;否則如果連最起碼的句子都寫得錯誤百出,那麼即使有充實的內容和優美的情意,也是很難得到讀者喜愛的。可見造句能力的培養,實在是作文教學時不容忽視的工作。   欲使學生造出正確而順暢的句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在各年級老師長期而有計畫的悉心指導,循序漸進,日積月累,才能見其功效。目前一般學生國語文能力普遍低落,作文教學成效不彰,甚且嚴重影響了國語文教學的品質,究其原因固非一端,但是學生造句能力訓練不足,殆為其中一大癥結,筆者有鑑於此,在實際從事國語文教學多年以來,便時常尋思,應以何種積極有效的策略來協助兒童,造出和諧順暢而又合乎文法的句子,因此乃利用課餘之暇,全力投入「如何增進兒童造句能力」的專題研究工作。 貳、目前一般兒童造句的缺失   記得筆者任教國小時,只要打開兒童的作文簿,不難發現習作裡有許多似通非通,念起來很拗口的句子,這些有瑕疵的「病句」,破壞了整篇文章的完美,教師應該予以充分的解說,指導學生訂正。   筆者在批改學生的國語習作和作文簿時,即曾特別留意兒童所造的病句,並且加以抄錄、分類,再利用共同訂正的機會,加以指導、改正,以督促學生知所警惕,進而以正確適當的語句,有條不紊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意。   自六十六年度起(服務於福東國小時),筆者便與校內多位同仁合作,蒐集了學生習作中幾百個病句,經過了多方面的分析,發現他們所造的句子,在文法、語式、標點使用、語意表達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失。茲將各類病句發生的原因與型態,分別舉例說明如後: 一、詞語應用不當?   由於小朋友未能充分辨明詞義和它的適用範圍,所以時常在習作裡出現混淆誤用的情形。這一類病句屢見不鮮,例如: 廟前掛著一塊招牌,寫著「五府千歲」四個字。→應為「匾額」 「靈犬雪麗」是我深深羨慕的電視節目。→應為「喜愛」 二、用詞重複累?   兒童造句時,由於思慮欠周,意念交錯出現,所以經常發生用詞重複拖沓、不夠簡潔流暢的弊病。例如: 我小時候的時候,最愛聽奶奶說故事。→應刪去「的時候」 太晚回家會被挨罵。→應刪去「被」字 三、誤寫錯別字?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錯別字往往會玷汙了一個句子給人的美好印象。兒童造句時常見錯別字以同音字居多,如「她」、「他」、「它」和「牠」,「的」和「得」,「後」和「候」,「在」和「再」等,都時常寫錯;其次為形似字,如「候」和「侯」、「警」和「驚」、「壘」和「疊」、「易」和「昜」等,也常糾纏不清。另外,學生造句時也會脫落了字、詞,以致整句念起來很彆扭,教師要耐心指導,以減少錯誤的發生。 四、不符合約定俗成的習慣用法?   文字和語言有許多用法是約定俗成,不可以胡亂更改的,兒童卻經常忽略了。例如: 我有一個爸爸,今年三十五歲。→應為「我的爸爸」 弟弟、哥哥、我和爸爸、爺爺,一起去阿里山遊玩。→應按照長幼順序敘述 五、國語和方言夾雜使用?   使用國語交談與寫作,可以達到「語文合一」、「語文交融」的境界,是所有從事國語文教學的教師們對學生最大的期盼,也是一致努力的目標,所以按照國語科課程標準的規定,教兒童說國語的方法,不是用方言來教,而是以國語教國語,注重「以語言為中心」的教學,利用語音和語意之間的刺激與反應,使感應結更牢固,學生在以國語交談的環境裡成長、學習、耳濡目染,時日一久,自然能夠應用正確的國語來說話和寫作。然而大多數生活在「方言區」的學生,由於長期混用國語和方言,以致在說、寫方面,產生了不少的語病,造出來的句子非驢非馬,令人看了搖頭歎息。例如: 他把我的衣服用髒了。→應為「弄髒了我的衣服」 我找了半天,都找沒有。→應為「找不到」 六、語意表達不夠完整?   「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單純,推理的思考不夠細膩,加上訓練不足,所以造出來的句子往往在語意的表達上不夠周延,經常是片斷的、零星的、語焉不詳的,令人看了如同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這類句子在學生的習作裡出現的次數甚多,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