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地方课程资源 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docVIP

整合地方课程资源 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整合地方课程资源 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浦江县第七中学 浦江 322200)   【摘 要】:当前,西方文化逐渐侵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中国味越来越淡。民族文化的根在地方,地方课程可以重张中国人文化的自觉。整合地方课程资源,用地方文化、地方名人、名胜古迹等资源,并通过有效教学,培养具有中国风格的人才,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关键词】:整合 地方课程资源 培育 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有很多意义上的中国人,比如法律、人种等,但这些意义上的中国人不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中国人,最根本意义上的中国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在全球化席卷大地的今天,西方文化正在攻城掠地。庞大的中华文明日渐模糊,中国已经没有了文化自我。 中国人不再是中国人。   所幸,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尚保存在民间底层。中国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唤醒这种文化的记忆,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但是,从中学课程来看,更像一个色彩斑斓的大拼盘,没有明确的民族精神目标,没有   全面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复萌的系统化教育资源。鲜明的民族精神和系统的华夏文明根本没有成为新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题。   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和中国教育不争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把民族复兴、文化重振的希望寄托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重构和课堂教学上。   那么,如何在地方课程中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有独特中国风格的英才伟俊呢?   一、整合资源,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地方文化有很多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地方课程要整合这些资源,使广大学生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一)以地方文化为根,对接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古称婺州的金华地区,婺文化内涵丰富,个性突出,是培育文化意义上中国人的一个绝佳资源。   1.博大雄厚的学术文化。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婺学。婺学反映出金华地区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正是重教兴学的历史传统,不仅金华人才辈出,还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家训文化,最典型的是浦江郑义门和《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和儒学治家的典范。   2.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   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民间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民间宗教文化以赤松道教文化和黄大仙的传说为代表。民俗文化以斗牛、迎板凳龙、庙会、抬阁、高跷等为代表。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再现它的“原汁原味”,引领学生都来做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民俗文化的传承人。   3.形式多样的戏曲文化。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但我们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又有多少人会唱家乡的歌呢?乡土音乐正逐步远离青少年。把乡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   金华民间戏曲异常活跃,包括道情、兰溪摊簧、浦江乱弹、婺剧。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墙报、走廊、音乐教室加以适当的修饰,用乡土音乐家的图像、地方剧种的剧照等来点缀学校的环境。校广播站应定时介绍一位乡土音乐家或是欣赏一首乡土音乐来增加对乡土音乐的了解,校园网可以制作一些“金华乡土音乐”的网页供学生浏览。音乐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学乡土音乐等等。   (二)以地方名人为源,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华诞生和培育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宗泽、胡则、宋濂、邵飘萍、李渔、艾青等。 他们,作为八婺大地的优秀儿女的代表,给我们留下了烙着中国人的几种精神,如救国济世、善学精思、求真务实、崇尚正气、挺立潮头,敢为人先。   地方课程要努力挖掘、全力弘扬这些精神,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1.勤学苦读   金华人在书院、在私塾或自学中形成了自己刻苦读书的精神。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谦恭求教的情景。这无疑是对金华学子勤学苦读优良传统的生动写照。   2.爱国济世   金华出现过许多爱国人物。至死不忘收复中原失地的北宋抗金名将宗泽,临终时还高呼“渡河!渡河!”;抗倭名将吴百朋,以及戚继光麾下英勇善战的义乌兵;惨遭反动派杀害的我党早期共产党员、一代报人邵飘萍,著名诗人潘漠华等等。   3.民本思想   金华地方官、学者重视民本思想。官员以宋代永康人胡则为代表,学者以陈亮代表。毛泽东曾用胡则的事迹告戒干部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教学中让学生学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中国人善良思想。   4. 自主自强   金华大师很多,他们自主自强,开创了不朽业绩。诗坛泰斗艾青,东方萨翁李渔,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黄宾虹,人民音乐家施光然等。他们都能培育学生自强不息、勇创佳绩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三)以地方古迹名胜为联系,陶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八婺大地山川秀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立足这些资源,润物细无声,完全可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