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于绝望的拓荒—论尤金·奥尼尔《毛猿》的自我反抗与他我的地狱对抗.docxVIP

拒绝于绝望的拓荒—论尤金·奥尼尔《毛猿》的自我反抗与他我的地狱对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拒绝于绝望的拓荒—论尤金·奥尼尔《毛猿》的自我反抗与他我的地狱对抗

拒绝于绝望的拓荒—《毛猿》的自我反抗与他我的地狱对抗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工作单位:陇东学院文学院[内容提要]:自《毛猿》问世以来,国内外知名学者对《毛猿》的解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阶级特征说;二、命运悲剧说;三、精神癫狂说;四、存在质疑说;五、寻求本源说。本文就这六种说法进行解读,指出这六种解读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并就自己对《毛猿》文本的分析提出观点: 《毛猿》的终极意义在于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自我的反抗与他我的地狱对抗的同元性.[关键词]:悲剧 自我反抗 拒绝 他我 地狱对抗 毛猿 以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为代表的〝阶级特征说 〞可以说是解读《毛猿》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偏执地把“文学的阶级性”作为文学评论的根本,指出“杨克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代表” [1] 〝是工业文明、钢铁机器的受害者〞[2]而这种把〝文学当做政治的奴隶〞的观点早已陈废,试观整个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文学发展到20世纪,它的思考方向已经由外在的宏观关照转向内在的自我剖析,它要表现的不再是某一阶层、阶级、群体抑或民族的境遇,而是某一个〝共性中的个性〞的生存状态.它在把人的社会属性整合以后,又从这个整合后的共性中抽离出个性的危机和分裂.而〝时代除了用作一种假托以外,它和全局毫无关系.〞[3],我们不能固执地因为文本中出现了〝工人阶级〞、〝资产阶级〞、〝救世军〞、〝海的儿子〞就果断的说杨克是工人阶级,米尔德里德是资产阶级,勒昂是空想主义社会,派迪是封建主义的复古派.更不能因为文本中出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出现了〝纽约〞就说它是美国社会,这是对表现主义文学和20世纪文学精神的误读. 只要我们含有共同的焦虑,《毛猿》就可以是中国,可以是印度,可以是日本. 〝杨克就是你自己,就是我自己,他代表着每一个人〞[4]. 〝阶级特征说〞只能使这个原本就已支离破碎的世界更加破碎.跳出阶级,跳出民族,跳出我们狭小的生活怪圈,站在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面前,我们才能找回那个被物质文明所孤立的群体的本来面貌.〝命运悲剧说〞以刘永杰等人为代表,总的认为《毛猿》是一出〝现代人的悲剧〞, 这种观点从本质上缺乏对悲剧的认识,他们把〝悲剧〞等同于今天的〝痛苦〞、〝忧烦〞、〝压抑〞等词,认为人的生存困境和人在这种困境面前所表现出的无望的反抗是一种〝痛苦〞、一种〝忧烦〞.而奥尼尔所要展现的〝悲剧的本质—人的愿望和人无法改变、无法摆脱的环境之间永恒的冲突〞[5]在力量上是超越〝痛苦〞的,这一点也恰好符合雅斯贝尔斯对悲剧的认识—〝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6]以杨克为例,他对悲剧的超越尽管是被动的、自卫性的,但他的死确实是为了寻找悲剧本身—自我存在与自我回归.他坚持到绝望的被猩猩撕裂,而这种坚持是对人自身缺陷的最大限度的超越.所以说,杨克的悲剧本质上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意义:人对精神力量的永恒追求.它不是古希腊英雄主义的回归,也不是俄狄浦斯式的对命运的逃避,而是对命运本身做出积极的反应.它固然含有命运悲剧的某些因子,但若说《毛猿》是一出〝命运悲剧〞,尚不是对《毛猿》的正确解读.况且,《毛猿》的副标题说的很明确,这是〝关于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精神疯癫说〞以刘慧敏的〝福柯式〞解读为代表,认为杨克介于疯与非疯之间并从生命本源—水的角度,结合尼采学说和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对杨克的精神内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而指出:〝杨克在他那像毛猿、像兽人的外表下,躯体里还活跃着一个灵魂〞〝他的疯与非疯是社会利益关系作用下的产物。〞[7 ]这种把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结合起来进行解读的方法可以说是对文学评论的一大启迪.然而这种以文本的次要象征体—〝罗丹的《沉思者》〞作为论据或以杨克在监狱中的情绪激动而遭〝水击〞这样不确定和偶然性的描写作为论据实在难以服众.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杨克的反抗自始至终都是外力在起作用.在这一点上,勒昂可以说是功臣,没有他的鼓动,杨克是不会像小丑一样,带着毛猿的名牌,受着〝肮脏的畜生的〞的耻辱出现在五角马路的. 尽管米尔德里德击碎了他内心那种〝幼稚的和谐〝,但对物质文明的纸醉金迷的向往与崇拜决定了他的反抗是被动的自我的.在第五场,面对珠宝店的货物,他带着天真的羡慕对勒昂说〝那些玩意儿是漂亮,瞎?跟你打赌,拿它来一定能抵一大笔钱〞.这就充分说明他是工业文明训话的恭顺的羔羊,他在内心深处怀有对工业文明的坚定崇拜.因而他那〝沉思者〞的姿态与其说是在他的内心〝活跃着一个灵魂〞,毋庸说这种灵魂在一开始就被另一个灵魂击碎了.激情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生命的最积极的意义,然而即使一个正常的人,猛然被冷水冲击也会镇定下来的,况且杨克是在失去心理平衡而精神快要分裂的时候.不过此文的作者由此而给出的结论确实十分恰切的,它承认了杨克是〝异己〞力量相互碰撞的结果.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