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管理山东2015.5PPT.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道管理山东2015.5PPT

气道湿化方法-—加热湿化器 加热湿化器(heated humidifier,HH) 以物理加热的方法为干燥气体提供恰当的温度和充分的湿度,适用于机械通气时 输出气体的湿度至少达到30mg/L(相当于30℃时100%的相对湿度) AARC规定加热湿化器应该能够传送33±2℃的吸气气流,并提供至少30mg/L的水蒸气(1992) 目前认为,机械通气时到达肺内的气流应为44mg/L(37 ℃ RH 100%) 气道湿化方法-—加热湿化器 加热湿化器是在容器中放置加热板或加热丝加热产生水蒸气,调节加热温度使水蒸气的绝对湿度改变。 单伺服加热:只有一个加热元件在容器中 双伺服型加湿器:湿化器不但在容器中加热,而且在病人吸入管道中放置加热丝加热,利用容器和管道的温差来控制加热温度 双伺服型加湿器改进了单伺服加热容易在管道中凝水的缺点,通常加热湿化器的温度应设置在32℃~36 ℃之间,以便使吸入气体接近体温,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绝对湿度≥30mg/L,即患者吸入每升气体应含有超过30mg的水蒸气。 加热湿化器选择 伺服控制 无伺服控制 “伺服”—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气道湿化-伺服型加湿器的应用 加热湿化器用于脱机患者人工气道的湿化 T 管 气切面罩 加热湿化器与氧气连接—文丘里装置 气管切开湿化 T管湿化 气切面罩湿化 气道湿化方法-—热湿交换器 热湿交换器(heat and moisture ex,HME) 又称“人工鼻”,仿生骆驼鼻制作,内部有化学吸附剂。原理是将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和利用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 主要用于人工气道的患者,特别是持久气管造口患者在自主呼吸时可应用HME 特点:能保持体温,较小的内部顺应性,一次性使用减少细菌的生长,但有一定的阻力。 气道湿化方法-—热湿交换器 AARC规定在下列情况时禁用HME: 病人气道分泌物浓稠、量大、血性时 病人呼气潮气量小于吸气潮气量的70%(如巨大气管胸 膜皮肤瘘或气管插管的气囊未能密闭气管或缺乏气囊) 病人体温低于32℃ 自主每分钟通气量10L/min 在雾化治疗时,雾化器置于病人回路中,而热湿交换器 必须从病人回路中取下 COPD、呼吸肌无力患者慎用 血性痰 分泌物粘稠或量多? 体温<32℃ HME (48小时更换) 加热湿化器 控制吸入气温度32~34℃ 是 否 疾病状况 病史、体检 是 否 评价分泌物量及性状 检查病人 更换>3次/天? 气道湿化流程 气道湿化 效果判定 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吸引顺利、导管无结痂、患者安 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分泌物黏稠、吸引困难、呼吸困难、发绀加重 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不断吸引、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 主要内容  人工气道建立  气道湿化  气道内分泌物清除 气囊管理 气道内分泌物清除的作用 清理呼吸道过多的分泌物 刺激咳嗽反射,帮助排痰 采集痰标本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时机? 常规性 vs 需要性 患者评估 2014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草案) 不宜定时吸痰,应实施按需吸痰(B级) 人工气道吸引指征 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痰鸣音 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 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 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流速-容量呼吸环有锯齿状改变 容量控制模式时气道峰压增加或压力控制模式时潮气量减少 (指征分别来自病人、呼吸机、监护仪、听诊) 人工气道吸引禁忌症 有插管指征者,应尽快插管, 然后再吸痰。 人工气道吸引并发症 减小功能残气量 肺不张 缺氧、低氧血症 气管和或支气管粘膜损伤 气道狭窄/气管痉挛 增加下气道细菌定植 改变颅内血流灌注和增加颅内压 高/低血压 心律失常 生理盐水例行滴入相关并发症: 过度咳嗽 氧合状况恶化 支气管痉挛 气管内导管内壁细菌生物膜下移至下气道 疼痛、焦虑、呼吸困难 心动过速 增加颅内压 气道吸引前准备 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简易呼吸器 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成人:不超过ETT内径的50% 儿童和婴儿:ETT内径的50-66%,不超过70% 吸痰管型号 外径×有效长度 6F 1.67×500mm 8F 2.70×500mm 10F 3.30×500mm 12F 4.00×500mm 14F 4.60×500mm 16F 5.30×500mm 18F 6.00×500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