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证月经的护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科病证月经的护理PPT

妇科病证辩证护理; 妇科病证辩证护理; 月 经 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又称月经周期,是生理上循环周期,发生在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液(3/4动脉血,1/4静脉血),子宫内膜组织碎片和各种活性酶及生物因子。其中纤维蛋白溶解酶使月经血呈液态,不致凝固,前列腺素起收缩子宫的作用。 医学上认为唯有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经历的生殖周期才叫做月经,除此之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生殖周期称为发情周期,月经由生殖激素系统调节,是生物繁殖需要。;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严格说来,伴随着这种出血,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无排卵性月经。 ;月经出血应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失去的血量应该在85克之内,持续3~7天。每个女人的周期都不尽相同,从21天到35天不等都算正常,关键是是否准时。出血量最多时候集中在前3天内,月经期排出的血块是经血被阻塞在同一个区域而没有及时排出,囤积5~10分钟就会形成血块。血块通常在早晨刚起床或者久坐之后。;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的分类;?1、经期提前: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 2、经期延迟?:月经延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量正常。 ?; ?3、经期延长?:经量正常,经期延长,超过7天,甚至2周方净。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 4、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长于35天。; ? 5、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经水出肾,指出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 月经不调可采用非处方药物治疗 。 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 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宜祛淤止痛,活血通气。现代人缺乏运动,多为不通之症 。;护理总则;辨证分型;1、痰湿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腻。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中药调护:苍附导痰丸加减。 针灸调护:取脾俞、三焦俞、阴陵泉、三阴交等穴,毫针用平补平泻法。 饮食调护:选用薏米仁粥,加桂花。饮食宜少食多餐,忌食荤腥、油腻、生冷、厚味之品。 ;2、气血虚弱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中药调护: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滋血汤加减。 针灸调护:取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补发。 饮食调护:选用参芪白莲粥,平时适当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猪肝。豆浆等;3、脾肾气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中药调护:金匮肾气丸加减。 针灸调护:取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等穴,毫针刺用补法。 饮食调护:选用肉桂粥。;4、湿热型 主证:月经周期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暗红,量或多或少,质粘腻,有臭秽,带下量多,色黄白,小腹疼痛,胸闷呕恶,口腻纳呆,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经。 中药调护:四妙散加减、乌鸡白凤丸或六味地黄丸。 针灸调护: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用平补平泻法。 ;饮食调护:阴虚血热者可取生地粥,阴盛血热者选用鲜藕粥,肝郁血热者选用月季花粥。;5、肝郁气滞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先后无定,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饮食调护:选用三花调红茶 针灸调护:取肝俞、期门、太冲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情志调护:劝导患者乐观的对待生活,保持气血平和、心情舒畅,避免郁怒刺激。 ;6、血寒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