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2.WBC、PLT、ESR、RCPPT.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诊断学2.WBC、PLT、ESR、RCPPT

1、eosinophilia: 成人外周血0.5×109/L 反应性增多 过敏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风疹、食物过敏、血清病等均可见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可10% 寄生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有时可呈现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见于:血吸虫,蛔虫病以及钩虫感染等 【临床意义】 eosinophilia 某些皮肤病 湿疹、天疱疮、银屑病、剥脱性皮炎等可见血中嗜酸粒细胞轻或中度增多 某些传染病 猩红热时嗜酸粒细胞增多--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活化补体的酶继而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eosinophilia 肿瘤性或持续性增多 某些恶性肿瘤--淋巴系统的恶性疾患如何杰金病及某些上皮系肿瘤、肺癌 某些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粒细胞可10%,并可见其幼稚型;罕见的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其白血病性嗜酸粒细胞可达90%,出现较多的幼稚型,并可见形态学改变;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2、eosinopenia --临床意义较小 见于: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后 伤寒初期 应激状态:大手术、烧伤 (三)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参考值:0~1% (0~0.1)×109/L Φ10-12μm,圆形,胞质内少量粗大、不均匀黑蓝色嗜碱性颗粒,常覆盖于核面;核分叶不清 【临床意义】 basophilia: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其它:如糖尿病,传染病 basophilopenia: (四)淋巴细胞Lymphocyte 大淋巴细胞:Φ10-15μm,占10% 胞质丰富,少量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小淋巴细胞:Φ6-10μm,占90% 胞质很少,呈深蓝色 参考值:20-40%, (0.8-4)×109/L 【临床意义】 1、lymphocytosis 生理性增高:儿童,出生4-6天的可达50%,4-6岁后逐渐↓ 相对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病理性增高: 感染性疾病:病毒--麻疹、风疹、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肿瘤性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组织移植的排斥反应 :如 GVH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lymphocytopenia: 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ALG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3.异形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 --形态变异,根据形态可分为三型 I型:泡沫型 Ⅱ型:不规则型 Ⅲ型:幼稚型 正常2% 常见于: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 药物过敏 输血、透折 免疫性疾病 放射治疗 (五)单核细胞(monocyte,M) 单核细胞:胞体大,胞质多,灰尘样颗粒,胞核扭曲折叠 正常参考值: 3-8% (0.12-0.8)×109/L 【临床意义】 Monocytosis:比例0.08,绝对值0.8×109/L 生理性增多:儿童及婴幼儿 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血液病: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Monocytopenia: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概念: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表现:周围血白细胞数明显增高 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病因:感染、恶性肿瘤、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等--不同原因可致不同细胞类型的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 分类: 按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分为:白细胞增多型(多见),白细胞不增多型。 按增多的细胞类型分为: 中性粒细胞型☆ 嗜酸性粒细胞型 淋巴细胞型 单核细胞型 类白血病反应 中性粒细胞型★ :最常见,见于各种感染、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急性中毒、急性溶血、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外周血WBC50-100×109/L,N明显增多,核左移,原/幼细胞 0.10 --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性改变 --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显著增高 --红细胞、血红蛋白多正常,血小板一般多无明显变化 --骨髓象:粒细胞系增生明显,伴中毒性改变;红系、巨核系多无明显异常 类白血病反应 嗜酸粒细胞型:常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 WBC20×109/L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