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桥下一支悠悠江水穿过江南小村
* 小桥下一支悠悠江水穿过江南小村,水里有岸上幢幢楼阁的倒影、水面泛浮着绿色的浮萍。隐居在石湖别人很难打扰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深处却别有洞天。 全国卷—Ⅰ:《次石湖书扇韵》 前两句用简单的笔触,为读者勾画出了江南水乡的特有景色,小桥、流水、乡村和着江南楼阁、绿水浮萍浑然一体,如一幅水墨画。后两句引出隐居在石湖的爱国诗人范成大,隐居一隅,山水相伴,表明了作者对范成大志向的理解和支持。 1、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写了什么景物? 2、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关键是要能从文本大意和意象出发,结合注释中介绍的背景,来阐释你的理由! (回答诗中的意象即可) 江南水乡清幽恬静 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楼阁、浮萍、荷花、人家、门庭等景物。 全国卷—Ⅱ:《军城早秋》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 。 第二句写北方寒云低压,边关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 1、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何寓意? 找出诗中的意象! 结合诗句含义和意象的象征意来阐发寓意! 诗的后两句写:再催促我军善战的飞将去追杀强悍的敌人,不要让他们入侵关内的匹马能回还。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先总结情怀——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再做分析——第三句写出了什么,第四句写出了什么。 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 翠绿的颜色浸润书套迟迟不退,仿佛天色已晚;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 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从意象入手:嫩竹新出,竹影浓郁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赏析“色侵书帙晚”。 先解释诗句——翠竹的影子投在包书的布套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仿佛天色已晚。 再抓住关键意象或者关键词解析——“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这生动描摹了翠竹浓郁的绿影造成的感官效果。 3、谈谈最后一联的寓意。 结合诗题,可知本诗为“咏物诗”,大凡此类诗,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此诗为后者。 最后一联诗意为: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小结:“古诗词鉴赏题”的“八看”原则 一、看标题 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我们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或能了解写作技巧…… 1.把握大意: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透过标题“览古”二字,我们可知该诗是怀古咏史诗。透过“越中”二字即可知道所咏的历史对象。至此,盛衰之感,讽喻之情就已跃然纸上了,再结合全诗,就不难把握该诗的情感——作者借过去的统治阶级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万世不竭,而最终归于幻灭来警醒世人,更是讽喻统制者了。 2.感知情感 如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情感已跃然纸上,再如 :王勃的《别薛华》、《送杜少府之人蜀川》等,从标题中的“别”、“送”等字就可以窥见到作者流露出来的离情别意了。还如《闺怨》《芙蓉楼送辛渐》《春夜喜雨》等众多标题,只要有看标题这个意识,就可以从抒情字眼里很容易把握作品情感。 3.了解写作技巧 如贺知章的《咏柳》一诗,一看便知是咏物诗,从中可以推知该诗至少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再如王勃的《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从标题看是咏物诗,再结合全诗内容看,作者是托风这个物的特征来表达自己崇尚高尚的风格和勤奋的精神的志趣,其手法不外乎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等。 二、看作者(可结合题目中的“注释”来看)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 三、看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1.写景诗:往往有景有情,情景结合。鉴赏时,只要抓住景物及选用这些景物的目的,景和情的结合方方式等,其余就不难把握了了。 2.咏怀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概论.pptx VIP
- 2025届高考地理专题一轮复习课件:碳达峰与碳中和.pptx VIP
- 纪检监察干部纪法知识自测600题(自测题三)有答案.docx VIP
- 第二章林分标准地调查解读.ppt
- 1第三章其他压力机-冷挤压.ppt VIP
- VW 01110-3-2020-螺纹连接第三部分:监视连续旋转驱动工具的参数设置系统(中文).pdf VIP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铭记历史使命,赓续抗战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高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含溯源历史英烈精神).pptx VIP
- (高清版)DB42∕T 2305-2024 《高品质住宅技术标准》.pdf VIP
- 纪检监察干部纪法知识自测600题(自测题 四)附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