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自由之间数字城堡中的他治秩序与伦理选择.PDF

安全与自由之间数字城堡中的他治秩序与伦理选择.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与自由之间数字城堡中的他治秩序与伦理选择.PDF

2017年9月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September 2017 第5期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5 安全与自由之间:《数字城堡》中的 他治秩序与伦理选择 束少军 (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     摘  要:《数字城堡》中,丹 ·布朗以万能解密机的使用权限为切口,书写网络时代中弥 漫的监视焦虑。 两种“现实需要”使国安局对电子邮件的监视得以合法化,同时又带来一种 他治秩序。 布朗以这一秩序为轴心转动安全与自由间的伦理选择,揭橥由此引发的两种道 德悬置及其背后根由。 在分陈两种各异的选择时,布朗有意点明暗藏其中的悖论,以突显安 全与自由间既抵牾又互补的辩证关系。 这表明监视焦虑的解决之道并不在于彼此倾轧直至 一方完胜另一方,而是妥善地在二者间寻建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监视;安全与自由;他治;伦理选择;道德悬置 - - - 中图分类号:I7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2074(2017)05 0092 07 一、引言 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使安全与自由这一伦理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同时也重燃大众阅读与此 相关小说的热情,《数字城堡》(Digital Fortress,1998)就是其中之一。 某种程度上说,该小说可视为对 十多年后斯诺登事件的超前摹写,因为其核心情节直指网络空间中美国国安局无所不在的监视及对 此的曝光行为。 该小说是美国作家丹 ·布朗(Dan Brown,1964—)的处女作,“虽然比之其后的小说稍 显青涩,但其重要地位却是不可取代的”[1]300。 除呼应后现代文化思潮中的雅俗合流之势外,它也确 [2]42 立了布朗在审视与反思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时所持的“矛盾的但又温和中庸的伦理观” 。 小说在围 绕万能解密机使用权限上的选择与冲突展开叙事的同时,也极力书写监视引发的二元难题。 一方面, 该机器由于能及时破解任何加密的电子邮件而有效地打击了电子恐怖主义,大众的安全因此得以维 护;另一方面,该机器不加区分地对所有电子邮件实施拦截与破译,这实际上抹杀了大众一心谋求的 隐私自由权。 尽管布朗最初的创作动机源于对政府秘密监视公民一事的愤慨,但与乔治 ·奥威尔以 [3]71 “绝望的心态写出《1984》这样的反乌托邦小说” 有所不同,他没有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悲观窠臼。 小说中,他聚焦监视背后的权力建构,在揭示技术与知识共谋下的他治秩序之余,又理性地分陈与之 相关的两种伦理选择和由此而引发的道德悬置现象。 故而,虽同是书写权力机构无处不在的监视,布 朗更侧重引导读者关注与体验两种选择中蕴含的悖论与焦虑,重审安全与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而非 简单地对政府监视这一道德灰色地带作出非此即彼的论断和控诉。 - - 收稿日期:2017 06 09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534274) - 作者简介:束少军(1988 ),男,安徽合肥人,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   第5期 束少军:安全与自由之间:《数字城堡》中的他治秩序与伦理选择 93  二、“现实需要”:技术与知识共谋下的他治秩序 关照现实伦理问题一直是布朗创作的焦点之一,其六部小说都“一以贯之地对当下社会的方方面 [2]38 面给予了深切的伦理关怀和深层的伦理思考” ,《数字城堡》就是其中的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xigu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