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010年上海基础教育行动策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2010年上海基础教育行动策略研究

决 策 咨 询                        上海高教研究 1997 年第 12 期 走向20 10 年上海基础教育行动策略研究 □课题组    一、前 言 1. 上海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 国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正日益突出。 作为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 上海教育的发展处于一个如何依托于全国基础教育水平 的提高, 发挥在知识和技术教育资源方面优势, 提供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以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资源的重要地位。为此, 上海的基础教育如何再上一个台阶, 适应与推进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则必然成为上海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 从面临的机遇来看, 国际上已予基础教育的改革以更多的关注, 并提供了众多的经验。国 内改革也予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以更多的权力, 为改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 府“一流城市, 必须建立一流教育”战略目标的提出, 标志着上海基础教育必将进入新的发展时 期。这必然要求总结过去的改革经验, 基于国内外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的趋势分析 基础上, 结合本地的实际, 构建上海基础教育面向20 10 年的整体变革思想和行动策略。 2. 本研究报告旨在围绕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战略 目标, 重新确立上海基础教育的发 展概念和 目标定位, 从区域发展与体制转轨的研究入手, 寻求国际和国内教育发展的结合点, 以全方位的改革为 目的, 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机制, 从如下方面提供改革思路。 二、基础教育的发展观念和定位 1. 从应试教育转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是今后 15 年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 目标。重 建基础教育的发展观念和确立其 目标定位, 将是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2.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定位观念, 关键在于把基础教育看作培养全民科学 文化素质的相对独立的基础阶段, 因此, 应着力转变以往把基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观念, 变 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应遵循中小学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着重培养学生适 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使之养成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需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 和行为规范, 以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和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 并成为中小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 三、建立素质教育为重心的质量评价体系 1.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关键在于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 ( ) 课题组成员: 张民生、尹后庆、丁 钢、陆有铨、顾之跃、朱怡华、赵中建 丁 钢执笔 16 走向20 10 年上海基础教育行动策略研究                上海高教研究 1997 年第 12 期 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其表现为青 少年国民基本素质塑造和个体潜能充分发展的高度和谐统一。素质教育应成为中小学教育教 学的质量 目标。 2. 素质教育的质量指标应该反映在学校实施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及过程中: 一方面要面 向全体学生, 努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另方面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 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 能够充分学习。质量指标制订要与培养 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 径、教学组织、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等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相结合。 ·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个性特长等多方位考虑设计培养 目标。 ·建立与此对应的课程 目标和教育内容。 ·确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教育途径。 ·探索基本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协调的教学形式, 改革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做法。 ·强调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过程, 改变单纯知识化教学的取向。 ·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评价, 以取代学科成绩为主的记分式评价。 可以说, 素质教育质量指标制订及其实施, 需要树立素质教育质量管理上的全面观、全程 观和全员观等, 必将带动以素质教育为 目标的全面素质管理的深入。 3. 重新设计和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 应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重视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主要关注学校方案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