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句读
二 句 读 句读就是断句,主要是古书的断句,也简略介绍古书的标点符号问题。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 ,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孔颖达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 汉代与句读有关的字:“、”与“O” 《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段玉裁注说:“此于六书为指事。凡物有分别,事有可不,意所存主,心识其处者皆是,非专谓读书辄乙其也。”、即主的古字,其含义包括“读书止辄乙其处”,即“有所绝止, 、而识之”。 《说文》:“ Z,钩识也。 ”段玉裁注说:“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 《说文》:“点,小黑也。” 《隋书. 经籍志》:“有贾逵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刻。” 汉代有很多标点。如《武威汉简》所见: □ 标于简端,相当于今本“记” 字; ○ 大圆点,作用同“□” ; ●△ (中圆点、三角号)章句号; 小圆点,题目号。 〓 重文号; ∧∨ 上下括号,删略号; レ 钩识号。一是相当于句读,二是识记某一章句,三是平列重文名词的间隔; 、 顿号,作用同“レ”。 唐宋以后有句读。宋代则标“句、读”二字。如: 《礼记. 中庸》自诚明读谓之性句 自明诚读谓之教句 诚读则明矣句明读则诚矣句 刻书加句读始于宋代。岳珂《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监属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妨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兴国本幷点注文,益为周尽。”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新式标点符号,渐趋完善。 (二)为什么要重视句读 l、不能句读就读不懂古书。 句读是读懂古书的第一步. 孙德谦说:“学者喜读古书,惟当细心点读,读一书而得一书之用,则矣。”(《古书读法略例》卷四) 又说:“不达用点之法,且有失解之患”,而“句读既明,而义理亦不难得矣,盖用点为分,于上下文不致误为牵连,则书之义理,必能了然也。” 例如: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法言·问神》) 宋·袁文《饔牖闲评》断句:“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云:“子云叹其子童蒙而早亡,故曰“乌乎’,即‘鸣乎’。” 杨树达否定袁说。引 宋姚宽《西溪丛话》:“仆观郑固碑曰:‘大男有杨乌之才,年七岁而夭。’苏轼赋:‘童乌何寿之不将。’……于是知‘童乌’为子云小名。”树达按《御览》三百八十五引刘向《别录》 云:“杨信,字子乌,雄第二子。”乌为雄子之字,袁读非也。(《古书句读释例·不当读而误读》) 2.误读会误解。 《韩非子》: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说文》说夔“如龙一足”。 《国语·》韦昭注:“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燥,人面猴身,能言。” 《汉书. 高祖本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旧标点本)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中华书局标点本) 《后汉书. 列女传. 班昭传》云:“时《汉书》始出,多末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古谚说:“学识何如观点书。”(见《资暇集》卷上引稷下谚)。 3.误读会误校 ①误读至误改例: 王念孙《读书杂志》误读而改误校例; 《汉书·高五王传》:“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 王念孙曰:“‘已后闻’三字文义不顺,后当为复。……二字篆隶皆相似,故复讹作后。” 杨树达曰:“其说非也。此当以‘解围已’为句,谓解围事终了也。 断句为:“……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 ②误读致误删例: 《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骥乃西说秦王曰:天下之游士凭轼结革引 西入秦者,无不欲强秦而弱齐;凭轼结革引 东入齐者,无不欲强齐而弱秦。此雌雄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 王念孙《读书杂志》云:“‘为雄’下衍一‘雄”字,‘为雄’二字属下读。 杨树达曰:“吴汝纶以‘为雄”属上读,是也.不必衍‘雄’字。下文云:‘夫秦齐,雌雄之国,秦强则齐弱矣。此势不两雄’,此文之‘势不两立为雄”,即彼文‘势不两雄’也,顾说非是。” ③误读致误补例: 《汉书·爰盎传》;“且陛下从代来,郎官者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不可用,置之;可采,未尝不称善。” 王念孙:“‘受其言’下当更有一‘言’字.‘言不可用’正与‘不可采’对文。今本脱一‘言’字。” 杨树达曰:“此文当于‘受’字断句。受者,受书疏,非谓受言也,《风俗通》卷二引刘向语云,‘文帝礼言事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表.docx VIP
- 基于STM32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应用与研究.pdf VIP
-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与苏联模式(下)——《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之七PPT课件.pptx VIP
- 2024春实验班提优大考卷5年级下数学(苏教)-答案.pdf
- (正式版)DB15∕T 1428-2024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运行维护规程》.pdf VIP
- DB37_T 398-2004 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VIP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pdf VIP
-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比较.docx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金光集团生产安全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