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特色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村庄特色分析

村庄特色——(从闽北到政和上榅洋村)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学生:晏小松 指导教师:杨昌新 村庄特色——(从闽北到政和上榅洋) 村庄规划 01 闽北 1.1 闽北传统村落简介 1.2 闽北传统村落特色 1.3 形成原因 1.4 规划综合分析评价 闽北 01 1.1 1.1 闽北研究概况 闽北地区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综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闽北作为我国南方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域特点,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其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成为福建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通道,称为“福建文化走廊”。在闽北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在过去的 1500 年中经历了嬗变,形成了现今鲜明的地域特征。 闽北传统村落简介 分割、形成的主要作俑者;村落内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发育自成体系,具有较强的自我消化功能与排他性等。闽北因为山脉的阻隔,交通比较困难, 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小经济区域,培植出不同流域间村落聚居的不同风格。古人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具研究价值的古村落。闽北的南平市上榅洋村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自然隽秀的山水格局与宛如天成的传统民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古村落标本。 1.2 闽北传统村落特色 1.2 闽北传统村落概况 闽北多山、多水,如群星般撒落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地带,尤其适合中、小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闽北地区的网格水系,以及串珠状大小盆地等基本地理特征,对古村落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封闭的地形使闽北古代社会与外界的交往与交流受到极大的限制,生产力的阶段性大发展主要由历史上历次的移民因素引发,而平时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 其次,平原面积的狭小及山间大小盆地的发育,使闽北的古村落呈现小聚落、大分布的格局,村落选址大多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山地东南坡或河谷两岸,主要集镇仅见于由大河冲积形成的河谷盆地中;村落之间交通不便,交通路线往往循溪延伸,与河流走向一致,并在河流的下游交汇处形成文化、经济的交流中心;村落依山而建,为山所阻,大山成为古村落间不同体系 闽北 01 1.2 1.2.1 闽北建筑特色 闽北民居多为合院天井式布局。全木穿斗结构或砖木结构,灰砖空斗外墙,石砌墙基。建筑色彩基调是白墙、灰砖、黑瓦。 闽北盛产杉木,传统民居为木穿斗结构、大出檐瓦屋面或吊脚楼。木构件清水表面不施油漆,突显质朴的个性。闽北民居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周围外墙封闭、天井窄小,常采用马头墙的形式,马头墙呈阶梯形层层跌落。建瓯县民居的风火墙并非徽州民居的阶梯形,而是流畅自如的曲线形,造型优美。   闽北民居的门楼装饰独具个性,常见砖雕牌楼式门楼,砖雕精致、华丽。   闽北传统民居的装饰独具特色。民居石雕柱础形式多样,有明代的覆盆式柱础,有石雕的楼阁式柱础,还有罕见的全木质柱础。 闽北地域建筑特色 武夷山 武夷山 邵武 闽北 01 1.2 1.2.1 闽北建筑特色 (1)风火墙 有曲线形风火山墙,也有类似徽州民居的阶梯形风火山墙,形式多样。 闽北地域建筑特色 (2)墙身 闽北地区民居墙体大多是灰砖空斗墙,或下部灰砖墙,上部夯土墙泥灰粉面。 闽北 01 1.2 1.2.1 闽北建筑特色 (3)门楼 闽北地区民居砖雕牌楼式门楼雕刻精致、个性独特。 闽北地域建筑特色 (4)柱础 泰宁民居覆盆式柱础、建瓯民居阁楼式石雕柱础及木质柱础,都独具地域特色。 1.3.3 崇宗敬祖,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闽北重峦叠嶂、溪河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原移民往往在此寻得一处生息地后聚族而居,基本上与外界隔绝,形成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群”,加之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这些“亚文化群”往往不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原古代戏曲、音乐、建筑及风俗习惯等如化石般积淀下来,渐以形成“化石文化”特征的闽北文化[C37。同时,在聚族而居的环中,又推崇和巩固中原带来的尊祖敬宗、讲究门第的社会风尚。所以,闽北各村落大多有宗族祠堂,宗族成员通过祠堂祭祀祖先,把族人凝集在一起,形成严密的家族组织,并以宗祠为中心进行村落整体布局。如顺昌县元坑镇为多姓杂居的古村落,村中祠堂数量多,现存较好的祠堂有秀水村的吴氏宗祠,东郊村的张氏宗祠、陈氏宗祠,九村的蔡氏宗祠、朱氏宗祠,福峰村的廖氏宗祠、饶氏宗祠、搓溪村的邓氏宗祠等。 “文化的扎根” 1.3.4 扎根土壤,各自发展 因为闽北独特的地理环境,移民寻得一处生息之地而聚族而居后,与外界的交流变得相对稀少,因此而各自发展形成的“亚文化群”。因此闽北传统村落在物质和文化上有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