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其专业设置-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第16卷第4期 防 灾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l.16ꎬNo.4
2014年12月 J.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Dec.2014
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其专业设置
———从学位管理制度谈起
秦 琴
(防灾科技学院ꎬ河北 三河 065201)
摘 要:我国高校在防灾减灾类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ꎬ如:灾害学的学科地位较低、防灾减灾类学科
及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条例的约束等ꎮ 从我国学位管理制度谈起ꎬ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
高校专业设置与交叉学科发展情况ꎬ探讨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对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造成
的影响ꎬ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我国学位管理制度的改革ꎬ确保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ꎻ二是对灾害科学的
研究走向系统化、社会化ꎬ发展国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类专业本科教育ꎻ三是防灾减灾类专业课程设置从横
向和纵向上都要体现综合和交叉的学科属性ꎮ
关键词:学位管理制度ꎻ防灾减灾ꎻ专业设置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47(2014)04-0090-05
0 引言 1 我国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 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ꎬ对本科专业培养
一ꎬ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率高ꎬ对我国造成了巨 目标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导向作用ꎮ 我
[1]
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ꎬ加之环境问题的日益严 国现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设置是按照«普通高
重ꎬ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ꎬ 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2 年颁布)ꎬ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学科分类标准进行设置
意义ꎮ 因此ꎬ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我国目 的ꎬ专业设置的“刚性”较强ꎬ而灵活性不够ꎮ 即ꎬ
[2] 专业一旦确定ꎬ其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
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ꎮ 然而ꎬ承担着防
灾减灾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学校由于各种原因ꎬ 务范围的覆盖面就基本确定了ꎮ 而这种以学科体
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ꎬ不论是防灾减灾领域的理 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对于应用型大学人
论研究ꎬ还是防灾减灾专门人才的培养均滞后于 才培养有一定制约ꎬ后者更注重从职业和岗位需
社会发展的需要ꎮ 究其原因ꎬ灾害学学科地位不 求出发进行专业设置ꎮ
高ꎬ高校学科及专业设置不够灵活ꎬ高校办学自主 据调查ꎬ国内在灾害学领域从事专门研究ꎬ并
权的落实程度不够等都对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造成 且培养防灾减灾类专业人才的高校主要有清华大
一定影响ꎮ 本文比较了国内外高校防灾减灾领域 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
本科专业设置与学位管理制度ꎬ探讨我国高等学 农业大学、中南大学ꎬ以及防灾科技学院等高校ꎮ
校在防灾减灾人才培养中的现实困境ꎬ并提出相 清华大学于2004年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ꎬ主
应建议ꎬ以期促进我国高校加强内部治理ꎬ促进防 要研究城市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火灾与热
[3]
灾减灾人才的培养ꎮ 安全、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等 ꎻ民政部、教育部与
收稿日期:2014-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