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双菌迹及其地质意义.pdfVIP

重庆秀山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双菌迹及其地质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8卷 第 4期 贵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28No.4 2011年 8月 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Aug.2011 文章编号 1000—5269(2011)O4—0022—03 重庆秀 山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双菌迹及其地质意义 黄再琴,王 约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550003) 摘 要:重庆秀山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部的灰色页岩中产出有肉红色粉砂岩填充的u形浅 潜穴双茵迹(Bfiungites),其丰度较高,但属种十分单调,淡化潮坪相的沉积表明秀山地区早志留 世龙马溪期晚期为淡化潮坪相的沉积。 关键词:双菌迹 (Bifungites);沉积环境;龙马溪组;志留纪;重庆秀山 中图分类号 :Q911.28 文献标识码 :A 加里东运动之后的早志留世,四川及重庆地区 由于受到来 自南东方向的挤压,地壳不断抬升,海 域逐渐缩小变浅,沉积分异作用加剧,隆后盆地的 沉积环境 由开放转变为半闭塞 儿 。早志留世 早期,重庆秀山地区位于扬子海的南部,南临滇黔 桂古陆 ;其龙马溪期早期的沉积环境为半封闭 的陆表海盆,形成分布广且厚度大的黑色页岩,而 在晚期则由相对深水的还原环境逐渐演化为半封 闭的浅水环境… 儿 。 重庆秀山大田坝 (N28。2801It,E108。5607”) 一 §● I 。 剖面,以黑色页岩和深灰色、灰色钙质页岩为特征 2★*一l位ltII’// 一 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出露 良好,其下伏地层为奥陶 2p2l \一 ff 1.20 , 系五峰组观音桥段的灰黑色生物泥质灰岩,而与上 l lorM·、 覆地层小河坝组的灰绿色粉砂岩之间见有冲刷面。 龙马溪组上部灰色钙质泥岩中发现丰富且单调的、 :: j扮移岩 呈哑铃状的U形浅潜穴的遗迹化石双菌迹 (B n— _ 燕色栀岩 } ‘ J gites),为研究早志留世龙马溪期晚期的沉积环境 } 言泥灰岩E {禽钙旗泥岩 及其变化增加了新的材料。 _j习覆盖 l r 双曹迹 1 双菌迹的产 出特征 重庆秀山龙马溪组的下部为黑色碳质页岩,产 有丰富的笔石类 ;中部为深灰色泥岩,产有角石等; 图 1 重庆秀 山大 田坝龙马溪组柱状图及位置 图 上部为灰色钙质泥岩,未见有笔石类等化石,但产 形 (图2—1)或卵圆形 (图2—3)突起 ,两突起之间 有丰富的遗迹化石 (图1). 为陷入岩层内的圆柱相连接 ,呈垂直层面的 u形 产 自于重庆秀山大 田坝龙马溪组上部 (距龙 浅潜穴 。在层面上,该 u形浅潜穴的两端突起多 马溪组底部26.5—27.9n1)的灰色中一厚层状平 为构造不明显的肉红色粉砂岩所充填 (图2—1,2 行层理发育的钙质泥岩中的遗迹化石双菌迹 (Bi— — 2,2—3),且大小或长短不同的u形浅潜穴呈无 fungites),在层面上呈哑铃状 (图2),遗迹两端呈圆 规律的密集分布(图2—1,2—3,2—4).遗迹长0.5 收稿 日期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