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学思辩方式构筑亚健康证治体系的思考.docVIP

基于中医学思辩方式构筑亚健康证治体系的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中医学思辩方式构筑亚健康证治体系的思考

基于中医学思辩方式构筑亚健康证治体系的思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詹红生 建国以来,虽然强调把疾病的预防工作在首位,但一直以来仅限于传染性疾病,新近“非典”和“禽流感”的流行,再一次把构筑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上议事日程,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看,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1]。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广泛接受。本文试从中医学思辨方式出发,提出构筑亚健康中医证治体系的一些思考。 一、寓防于治,寓治于防 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而言,亚健康正好处于疾病的两端,即疾病的潜伏期和康复期。数千年以来,中医学一直强调“治未病”,具体来说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如《金匮要略》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邪风感忤经络,流传脏腑”。又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其脾”。这种“寓防于治,寓治于防”的思想,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变化的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观点,显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疾病预防观和治疗观,我们在构筑亚健康中医证治体系的时候,应当始终如一地、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先进思想。这不仅仅是体现“特色”的问题,而是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不能总是等着别人来挖,中医人怀揣着宝藏图,最清楚宝库的坐标,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二、亚健康状态的基本范畴与中医学认识 1、亚健康状态的基本范畴 根据WHO关于的健康概念,亚健康状态的基本范畴包括: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亦有潜在病理信息者;亚临床的带菌者、带病毒者、带病原虫等其它病原体者;有免疫状态改变者,如过敏体质、免疫机能低下;不合理膳食、缺少运动所致的肥胖;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者;轻度或临界的代谢异常,如离子、血脂、血粘度、尿酸、纤维蛋白原、氧自由基等血液成分改变,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等;慢性疲劳综合症;心理障碍;情绪障碍、神经质、神经症、心身失调;信息过剩综合征;疾病治愈恢复期的虚弱状态;生理性衰老;隐性遗传疾病;情感的、行为的、道德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异常状态;生物节律的脆弱期,如更年期、经前期、老年期等。如果用WHO的MDI量表评分,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根据其表现,可分为: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和思想(道德)性亚健康[1]、[2]、[3]。 2、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认识 一些研究者遵循临床流行病原则、采用问卷方法对亚健康者进行调查,并结合聚类分析,得出亚健康状态者出现频度较高的症状。如一项1939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发生率67.97%。躯体性症状前5位的是腰酸背痛、精力下降、食欲不振、胸闷心悸、时有头晕;心理性症状前5位的是记忆力减退、焦虑、容易激动、兴趣变淡、难于深思[4]。另一项1250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发生率为79.64%,其中男75.94%、女83.03%;前五位的躯体症状男性为腰酸腿软、精力不支、体力不足、时有头晕、疲惫不堪,女性为腰酸腿软、时有头晕、时有头痛、体力不足、精力不支;前五位的精神症状男性为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白天困倦、健忘、烦躁,女性为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健忘、烦躁、易激动[5]。再一项378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出现频度较高的是怕热(68.0%)、怕冷(60.3%)、疲劳(58.0%)、神疲(57.7%)、早醒(52.0%),为核心症状;目涩、眼胀痛、健忘、咽干、易怒、困倦、入睡难、自汗、头昏、思睡、身痛出现率在40%以上,为常见症状;下肢无力、卧不安、便干、思虑、心悸、腹胀、多梦、口苦约占1/3以上。作者据此认为亚健康的主要病机为寒热失调、气虚、神伤、郁热;病位以脾、心、肝为主;常见证候为心脾两虚、肝胆湿热[6]。 也有研究者认为亚健康的基本病机为劳伤气血津液、伤阴阳、伤脏腑、劳伤寒热、生痰生火[7]。或从体质学说入手分为肝气郁滞、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脾虚湿盛、肝肾阴虚[8]。或概括为正虚、邪实、脏腑气血阴阳失和、痰饮瘀血等[9]。或认为亚健康应宜归属五脏系统辩证论治[10]。 诚然,用几个基本证型(或曰证候)来概括亚健康状态,对于应用中医药方法干预亚健康是十分方便的,但是,从上述亚健康状态者各种纷繁复杂的表现来看,这种想法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照此思路研究下去,可能会出现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证型/证候,研究结果莫衷于是,难以重复。现今医疗范畴的惨痛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不可重蹈覆辙。况且,某些亚健康状态者症状轻微甚至无“症”可辨,怎么办?我们中医还有舌象、脉象。有研究显示,亚健康状态时舌象异常者64.5%、脉象异常者66.9%[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