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硅制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3O 硅铝化舍物(InorgSilicon~AluminumCompound)2004年第3期 (总第 128期)
二氧化硅制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李有业
(沈阳市。沈阳 110034)
摘 要:简要介绍了二氧化硅制剂的性质,详细介绍了国外二氧化硅制剂在家禽养殖业和饲料中的应
用情况
关键词:二氧化硅;养殖;应用
二氧化硅(矽)是硅与氧组成的简单化合物。有天然和合成两种。有晶体和非晶体两种
形态。自然界的二氧化硅又称硅石、水晶(石英)等,属品态,硅藻土等属非品态。合成的二氧
化硅餍非晶态。叉称无定形二氧化硅、合成无定形硅,主要包括硅胶、沉淀硅、水合硅,它们都
具有多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密度小、耐热、耐酸、机械强度高、惰性强、吸附力强、对人和动
物无明显毒性(LDso大白鼠I=1服大于5g/kg,微核试验未见有致突性),ADI无需规定(FAO/
WHO,1994),但人长时间接触粉尘能引起 “矽肺病”,需加防备。
由于二氧化硅的性质,一直是当今世界有关学科关注而被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
迄今,合成的二氧化硅已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制药和化妆品等。
这些年来,俄罗斯学者关于二氧化硅在养殖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又有新进展,可供参考。
1肠道聚合吸附剂VP在养禽业上的应用
1.1 聚合吸附剂VP的性质及药理效应
聚合吸附剂VP是二氧化硅(SiO:)高粉碎、高精制的微粒制剂。微粒的大小平均不超过
0.09ram,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 /g,吸附速度 1~4min。每 1g聚合吸附剂VP能交联15~
20g水;能结合300~800mg蛋白质、1×10以上的微生物体、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蛋白络合
物;能使血液胆固醇的含量正常化。
此制剂是通过肠道吸附作用而显示药效,是当今最为合乎生理要求的治疗药物之一。其
总体作用机理是:
(1)结合从血液中进入肠道里的有毒物质,并防止它们再逆转吸收;
(2)结合从体外进入胃肠道里的诸多毒素,并将它们排出;
(3)吸附在胃肠道里直接形成的有毒物质,并将它们排出;
(4)用肠道吸附剂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毒性较小或无毒的物质。
深入点说,二氧化硅能中和所有蛋白性微生物毒素,能结合并从胃肠道排出各种上内外
源性毒素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由于硅的本身性能所建立的电荷胶体物质,它们具有将不属于
机体本身所固有的病毒、致病微生物 “粘附”在自身上的性能,比如,许多能引起机体霉菌中
毒和霉菌病的一些霉菌,均可被吸附在硅的胶体物系上形成络合物,且随后将它们排出体
李有业t二氧化硅制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31
外。面对那些有益于机体所固有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却不会同硅的胶体物系粘附一起,这对维
持肠道里的正常功能十分有意义。
此外,二氧化硅表面结合的羟基(一OH)是重要活性中心,它能借氢键和一些药物相互
作用,同时延长和加强这些药物的作用。可见,二氧化硅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某些药物
组合使用。
二氧化硅具有过平衡亲水和渗透性能(渗透活性500 ),显示有二次杀菌活性,具有坏
死物分解和血纤维蛋白分解特性。
二氧化硅不能渗入体内环境,不能被分解,不能同体内环境的生物结构相互作用,也不
会对机体引起其它影响。
1.2 聚合吸附剂VP在养禽业上的应用效果
1.2.1 防治禽霉菌中毒效果极佳
根据近年报道,有毒霉菌污染饲料十分严重,动物采食这些饲料后,霉菌毒素便会在动
物体内蓄积起来,而人一旦摄入来自这些动物的食品,便会大大降低免疫力,导致一些内脏
发生病态,特别是有时某些霉菌毒素会成为致癌因子。所以,最近有关霉菌中毒的课题已成
为世界卫生组织(WIlC)、联合国粮农组织(FAG)和联音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所关注的
心。
就禽类来说,当有毒霉菌进入禽体后,可能会导致它们发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对
急性型中毒诊断掌握以下一些特点:疾病的突发生和群发生;病情流传快,死亡率高;疾病的
发生同摄取的饲料彼此有关;动物管理在含有气态有毒物质的舍内,小气候参数不符合要
求;无接触传染性(有别于传染病);病程不具有体温正常或下降的并发症;缺乏康复周期,而
是发病和动物死亡数目在增多,但是倘若更换饲料和水,进行禽舍通风,创造符合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