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毒增效蛋白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病毒增效蛋白研究进展

昆虫病毒增效蛋白研究进展 郭洁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摘 要:概述了昆虫病毒增效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述及生物增效剂病毒增效蛋白的增效活性特点和增效机理,以及病毒增效蛋白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进展。已明确病毒增效蛋白增效作用与昆虫围食膜的破坏有关,其他增效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就增效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昆虫病毒;病毒增效蛋白 中图分类号:Q966 5.8; Q939.4 文献标识码:A 昆虫病原病毒具有杀虫效果专一、持久、无抗药性,对人、畜及高等植物无害等特点,并且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而长期控制虫口,从保持生态平衡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战略考虑,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颇具潜力。然而,病毒杀虫剂的应用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杀虫范围窄,二是作用速度较慢,三是杀虫效率比化学杀虫剂低,大大限制了病毒杀虫剂的大面积生产应用,目前仅占整个农药市场的0.2%[1]。为此,如何提高天然昆虫病毒的利用效率就成了病毒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病毒增效蛋白,提高病毒的杀虫效果是其中研究内容之一。 1 病毒增效蛋白 来源于昆虫病毒,曾被称之为病毒促进因子、病毒增强因子(viral enhancing factor) 、增强因子(enhancin)或病毒增强素(synergistic factor),现统称增效蛋白(enhancing protein)。杆状病毒增效蛋白是由某些杆状病毒基因编码的具有促进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一类金属蛋白酶,这种蛋白酶能增强NPV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感染力,还能提高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等其它生物杀虫剂的功效[2]。它具有酯酶活性,在颗粒体病毒、痘病毒及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均有发现[3]。Tanada(1959)首次发现美洲粘虫(Pseudaletia unipuncta,Pu)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GV)对其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存在增效作用[4 ],PuGV增效蛋白的活性并不限于美洲粘虫,它也增强PuNPV对不同宿主的感染性。在离体条件下PuGV增效蛋白能增强苜蓿银纹夜蛾(Autographa californica,Ac)NPV、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 Tn) NPV、PuNPV等病毒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21细胞的感染[5]。PuGV增效蛋白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分别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a)、马尾松毛虫也有很高的增效活性[6]。在东方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 Ps)中增殖的PuGV对东方粘虫、棉铃虫、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三种夜蛾科害虫的NPV有显著的增效作用[7]。 自从PuGV中分离出增效蛋白, 随后在粉纹夜蛾、棉铃虫、小菜粉蝶(Pierisrapae)、旋幽夜蛾(Scotogrammatrifolli)[8]、云杉卷夜蛾等9种昆虫GV[9]和蓓带夜蛾(Mamestra configurata) NPV[10]以及东方粘虫痘病毒(entomopoxvirus,EPV)中发现了增效蛋白的存在[11]。在用五月鳃金龟痘病毒(Anomala cuprea entomopoxvirus) 进行增效试验时,发现该痘病毒的球状体和纺锤体对BmNPV口服毒性均有增效作用[12]。而最近在测定粘虫(Pu)痘病毒对AcNPV的增效作用时发现,AcNPV能明显地增强PuEPV的侵染[13]。在用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fMNPV)和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ieris rapae, PrGV)混合感染3~] [39] [40],是防止微生物入侵及物质对中肠细胞磨损的一道屏障。它是由几丁质排列的规则或不规则的网络结构,其间有多种蛋白与其相连。 对增效因子的作用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分子对宿主昆虫PM的影响[41] [42],认为增效因子作为破坏围食膜的蛋白水解酶,增大围食膜的孔径从而增加对病毒的通透性。王平等鉴定了TnGV增效蛋白的作用底物——粉纹夜蛾幼虫中肠围食膜一种蛋白:粘蛋白(mucin),并克隆了粘蛋白的cDNA和分析了其序列[43]。在离体条件下对围食膜渗透性的影响和作用试验表明,TnGV增效蛋白能够改变和提高围食膜对包括AcMNPV病毒粒子等标记分子的渗透性。离体状态下,增效蛋白并不增加AcMNPV病毒粒子与粉纹夜蛾幼虫中肠细胞连接与融合[36]。 袁哲明等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重组增效蛋白P96[44], 可显著或极显著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