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处不飞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无处不飞花

花艺欣赏与中国花文化 (课程论文) 学院:理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姓名:曾峰 学号:2134012448 2015年3月26日 延边大学 生活无处不飞花 一一花文化初探 摘要 花文化是以花卉为载体,融人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现象,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介文化。它既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具有双重属性并完美结合的一种文化形式。本文对花文化的初探,涉及到我国养花、种花、赏花、诵花的历史沿革和名花的形成以及我国花文化的特色等。 关键词 花 花文化文人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一切由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包含内容十分广泛的宏观系统。狭义的文化则指意识形态包括思想、观念、文学、艺术、法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与制度等等。中国花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以花卉为对象或为主题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以花卉为载体,融人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现象,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花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因此,就其文化的结构、层面及特点作一分析,对我们理解中国花文化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我国人民爱花、赏花、种花、养花,已形成了花文化的发展传统。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显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我国的花文化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引种、栽培、养花、赏花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则是花文化的典籍、专着、类书以及种种人文表现等。这两方面的蕴藏都是十分丰富的。秦汉之前,不用花,而用葩。花就是“草木之葩”。秦汉之时,也不用花,而用华。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公元424年),新颁布的1000多个字中才有了花字。此后,“华”“花”通用,一直到现在。花字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花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巨大进步。本文对花文化的滥脑,名花以及花文化的人文表现做一些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广大读者与专家。 我国引种、栽培、培育花木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礼记·内则篇》有`旧或赐芭兰,则受而献诸舅姑”,那时兰花已受人们珍爱。《月令》中说:“仲春之月,桃始华”,“仲夏之月,木懂荣”.“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这些记载都反映出我国人民对花卉的物侯规律早已有所认识。古代,对花木是从实用开始关注的,花色引起人们的美感,花香引起人们的青睐。但无论是色和香都是以实用为基袖的,花色与花香只是引起人们首先实用的媒介。例如野梅可食用,在我国梅花发现极早。牡丹做为柴薪.芍药作为药物等。这些花木都是以实用为前提而被人们发现并珍视的。 不仅如此。花文化的发端就渗人到人文生活中去。例如,《诗经》、《楚辞》里都有大量的对花卉的描写。《诗经》中的国风,自不待说,如梅花、荷花、兰花、桃花等都多次出现。即使出自文人手笔的《离骚》也有深人细腻的花木描写。屈原说他“余既滋兰之九碗兮,又树蕙之百亩”,虽被流放,勤身自勉,种漪兰蕙,既借以明志,又看出观赏的高雅。屈原既爱兰慈,又喜芙蓉。他“坐堂伏槛,临曲池些,芙蓉始发,杂菱荷些”,面对盛茂、充满生气的荷花和董菱,临曲观赏,伏槛沉思,何其惬意。这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赏花图。还有甚者,花卉进人政治斗争。吴王夫差为西施修离宫,辟玩花池,广植荷花,纵情玩乐,成为古今艳事。西施由此而达到麻痹吴王的目的。越王勾践暗怀复国之志.在会稽山(诸山)种兰养花。吴王认为越王玩物丧志,遂失掉替惕,竟致亡国。可以看出实用与观赏并存。实用导致观赏,观赏中内含实用,二者相互促进。于是一个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便呈现出来。我国的花文化就在这交相发展中萌生。 人们为了推崇人们认为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的花,把人的感情移向花,产生了类似人的花的世界。如称水仙为“凌波仙子”,兰花为“王者之香”,荷花为“花中君子”,月季为“花中皇后”等。这是花文化中的特殊景观,有别于西方的民俗。 花文化的直接积淀便是花的各种专著。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在唐宋已经出现大量的花卉研究专著,如《兰谱》、《菊谱》、《芍药谱》、《全芳备祖》等,至明清,则大盛,如《花谱》、《花史》、《群芳谱》、《花经》、《花镜》及至《广群芳谱》等,这里既有分类研究,也有百科全书式的总体研究,琳琅满目,不一而足,溶知识性与趣事轶闻为一体,是花文化的高度结晶。 花文化的人文景观典雅,含蓄而五彩缤纷,妙趣横生,兹摘其大要如下: 天下第一香:兰花; 人间第一香:茉莉; 花中两绝:牡丹、芍药; 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三姊妹:蔷薇,月季;玫瑰; 花草四雅:兰,菊,水仙,曹蒲; 花中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 山中七贤: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十大香花:桂,梅,兰,水仙,珠兰,腊梅,米兰,玫瑰,荷花,桅子花; 名花十友:茶膝韵友,茉莉雅友,瑞香殊友,荷花浮友,岩桂仙友,海棠名友,菊花佳友,芍药艳 友,桅子禅友; 名花十二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