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9-《红楼梦》.ppt
《红楼梦》 参考书目 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 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2001。 刘梦溪编:《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3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张宝坤选编:《名家解读〈红楼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红楼梦概说 曹雪芹的家世 从河北丰润到辽宁辽阳 汉军正白旗 “簪缨之族” 高祖曹振彦,内务府包衣 曾祖曹玺,江宁织造 祖父曹寅(1658-1712) 父辈曹顒(1689-1714)、曹頫(康熙、雍正间人) “诗礼传家” 家势中衰 红楼梦概说 曹雪芹的生平 姓名字号 曹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生卒年:约1715年-约1763年 “壬午除夕,书未成,雪芹泪尽而逝。”(甲戌本脂批)(“壬午”,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又入公元1763年)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伤芹溪居士》,诗题小注:“年未五旬而卒”。 敦诚(1734-1791)《四松堂集·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 红楼梦概说 曹雪芹的生平 “秦淮风月忆繁华” “举家食粥酒常赊” “傲骨如君世己奇” “爱将笔墨逞风流” 红楼梦概说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十年辛苦不寻常” 《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 《石头记》与《红楼梦》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第一回) 约乾隆九年甲子(1744)动笔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初稿 红楼梦概说 高鹗其人 生平 约1738-1815 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 祖籍辽东铁岭,汉军镶黄旗内务府 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 历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江南道御史、刑科给事中 著述 《兰墅诗钞》《兰墅砚香词》等 “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张问陶《赠高兰墅同年》) 红楼梦概说 《红楼梦》的版本 脂评本 甲戌本(1754) 己卯本(1759) 庚辰本(1760) 程印本 程甲本(1791) 程乙本(1792) 程丙本(1792) 红楼梦概说 推荐阅读版本 启功等校注本(全四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启功等整理本(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全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二版,2005。 红楼梦概说 《红楼梦》的读法 (历史)索隐学 (文本)考据学 社会学 文化学 哲学 美学 文学 思考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阅读《红楼梦》? 你怎样看待《红楼梦》的“真”与“假”? 红楼梦概说 启功《读王朝闻〈论凤姐〉》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试读《红楼梦》,斯言不吾欺。仰首观太清,滓秽安可施。平视大圆镜,照见须与眉。作者手中笔,与我同毛锥。作者眼中事,与我同悲熹。万类无遁形,濡墨如燃犀。何故使其然,一往空陈规。“我手写我口”,造物失其私。白日悬中天,盘烛任所疑。或以拟掌故,朝局康熙时。是曰旧红学,惜哉徒尔为。或以品头足,秾纤校妍媸。大嚼过屠门,遐想窥深闺。或嫌貂不足,狗尾聊自持。续梦复真梦,可耻荒唐词。或有考据癖,面墙刮其皮。买椟椟不材,问珠珠不知。……(《启功韵语》)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红楼梦》的末世感 梦幻与悲剧 “‘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第一回)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红楼梦》的末世感 三个虚幻故事 石头补天神话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空—色—情—色—空 还泪神话 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 甄士隐的故事 《好了歌》及注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红楼梦》的末世感 三层人生阐释 现实社会的阐释:盛→衰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人性价值的阐释:生→死 “正邪两赋之人” 情感价值的阐释:情→无情 太虚幻境:“孽海情天”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红楼梦》的悲剧内容 封建文化由盛而衰的社会悲剧 青春少女由生而死的人生悲剧 青年男女理想失落的婚恋悲剧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封建文化由盛而衰的社会悲剧 形象象征:贾府的衰朽腐败 日常生活穷奢极欲,入不敷出 这几年“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总绕不过湾儿来”(第八十三回) 。 家庭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第七十五回) 贵族子弟不务正业,腐化堕落 “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封建文化由盛而衰的社会悲剧 《红楼梦曲》的感叹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第五回) 红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