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术后切口感染32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术后切口感染32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1 泾川县中医医院 甘肃泾川 744300;2 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泾川 7443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基层医院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1296例外科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分类统计。结果: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室消毒管理及手术操作技术有密切关系。结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住院天数,缩短手术时间,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手术室无菌管理,规范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操作巧妙精细,彻底止血,减少创伤,关腹前切口清洗,缝合时不留死腔,减少缝线异物残留,积极改善切口缝合技术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关键词:切口感染;原因;对策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既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减少医患纠纷,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296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对其中32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29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术后伤口感染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年龄最小8岁,平均年龄37.2岁;无菌手术7例,清洁手术13例,污染手术9例,特异性感染手术3例。手术种类:胃肠手术4例,胆囊切除术5例,甲状腺、乳腺手术 2 例,阑尾切除术5例,疝修补术2例,前列腺切除数2例,膀胱手术2例,睾丸手术1例,周围血管手2例,肿物切除1例,包皮切除术1例,痔瘘手术2例,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其他1例。术后伤口感染诊断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针对术后伤口感染寻找原因,其中由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感染6例,由手术室消毒管理因素导致感染13例,由手术操作技术因素导致感染13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及深部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纳入标准:有手术史,术后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且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及深部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皮肤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烧伤感染、乳腺脓肿或乳腺炎、脐炎、婴儿脓疱病、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以及切口脂肪液化等相关疾病。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术后随访及治疗者也排除在外。
2 结果
32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入院后全部采取“清创换药”治疗,经过治疗后,治愈28例,好转者3例,无效并改为手术探查治疗而痊愈者2例。
3 讨论
3.1 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对1296例外科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发现术后切口感染32例。感染的原因与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室消毒管理及手术操作技术有密切关系。见表1。
3.2 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措施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增加腹压,缩短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手术室无菌管理,规范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操作巧妙精细,彻底止血,切开用力适当,一次完成,避免反复多次切割,尽可能地减少创伤,缝合时不留死腔,结扎组织要力求少,缝线力求细,线结力求小,所剪线头力求短,减少缝线残留,预防异物排异反应,关腹前分层切口清洗,积极改善切口缝合技术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减轻患者痛苦,节省医疗费用,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冰.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资料[D]2009,4:10-11.
[2] 李晋,施有海,赵怀辉.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分析与处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17):101-102
[3] 周玉衡,肖秀丽.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76-77
[4] 马红丽.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7):78-79
作者简介:赵永红,(1970-),男,大学本科学历,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专业研究方向:普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单位:甘肃省泾川县中医医院;邮编:744300;邮箱:zhyh751@1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