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的观察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的观察及护理
陈艳华(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ICU 广西贺州 5428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211-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于机械通气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焦虑、恐惧以及疼痛,这些不适会伴随有不安、激动和无法睡眠,甚至躁动,造成各种管道的脱落,对重症患者产生进一步的损害,危及病人的生命。适度镇静能有效地减轻ICU内机械通气病人的不适,减少人机对抗,消除病人的焦虑,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增加病人对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的耐受,使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接受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护理。但如何有效判断病人镇静深度、镇静时机,根据病情调节镇静药物,以及用药过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ICU医护人员必须了解及掌握的。现将我科对135例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镇静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收治需用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135例,男97例,女38例。年龄1.5岁~83岁,平均62.3岁。其中COPD25例,ARDS21例,重症哮喘7例,脑梗死24例,重症脑外伤17例,急性胰腺炎15例,急性肺水肿19例,支气管异物并肺不张7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进科室后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和需要辅助呼吸,需要的患者先由医生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然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人机对抗等不适表现。镇静方法:先给予诱导剂量咪达唑仑1mg/kg或丙泊酚2mg/kg。然后应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1mg/kg/h维持[1],镇静时间1天-7天。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 镇静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中没有1例出现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和其他管道现象,除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24例在镇静状态下舒适安全度过危险期,撤机后转相关科室继续治疗。
4 护理措施
4.1 呼吸系统 丙泊酚是目前最常见的静脉镇静用药,单次注射可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2],所以做好病人呼吸道护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是必要的。病人处于镇静状态首先要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固定,避免移位或脱出。
4.2 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在镇静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其意识、表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昏迷及呼唤病人姓名有无反应,视物是否清楚,判断有无脑缺血、缺氧、脑栓塞、脑水肿等,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3 循环系统 应用大量镇静剂时会使病人的心率减慢或增快,导致血压下降,一般正常心率成人60-100次/分,婴幼儿100-160次/分,儿童80-140次/分。循环稳定时方可使用镇静,反之慎用。
4.4 皮肤 镇静后病人自主活动减少,对于体重大、病情重的病人应防止褥疮的发生,放置气垫床,注意检查耳廓、枕部、骶尾部等部位的皮肤完整性。保持床单平整无褶皱、清洁干燥、无渣屑,翻抬病人时要轻稳,避免拖拉而损伤皮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2-4小时给病人翻身一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如果病人已出现褥疮,除防止受压外,周围皮肤定时用50%的酒精按摩破溃处保持干燥,清洁并可涂碘伏用红外线灯照烤。
5 小结
重症患者对镇痛镇静的需要已经越来越??起医生和护士的重视,国际上已经把对疼痛的监测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对ICU患者镇静和睡眠也越来越关注,所以在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应加强对镇静、镇痛患者的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身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魏绪庚,田素杰,石宝瑞.麻醉治疗学.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521.
[2]安庆,薛宣善.现代麻醉学技术.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2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