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皮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现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树皮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现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构树皮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现状 开伟华 佘守军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构树皮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加关注,发现其不仅是优良的纸浆材料,还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现对构树皮中活黄酮类活性成分及药理应用进行综述,旨为合理利用研发构树皮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构树皮;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03-02   构树为桑科构属乔木,雌雄异株,又名谷浆树,因耐旱、耐湿、耐冷、萌芽力强、在自然界中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适宜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工栽培。构树皮又名楮树皮、谷树皮等,为构树的茎皮或根皮,其性味甘平,能清热、凉血、利湿、祛痰、治咳嗽吐血、水肿、血崩、跌打损伤。现对构树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1.构树皮黄酮类活性成分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构树皮化学成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中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有黄酮类、二苯丙烷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萜类、生物碱、脂肪油等,其中黄酮类成分是构树皮多种化学成分中主要成分。李知敏[1]从构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kazinol B、7,4prime;-dihydroxy-3prime;-prenyflavan、3prime;-(3-methylbut-2-enyl) -3prime;,4prime;-trihydroxy-flavane和齐墩果酸对口腔微变异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Fukai等[2]从构树根皮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E和 Broussoflavonols C-D。Broussoflavonols C-D。巢剑非等[3]从构树皮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物(2S)-7,3-dihydroxy-4-methoxy-flavan)和sulfuretin;殷志琦等[4]从构树茎皮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双氢槲皮素、甘草素、异甘草素和异甘草黄酮醇。   2.构树皮药理作用   2.1 抗脂质过氧化   研究发现,从健康构树的根皮中分离得到的构树查耳酮A,具有多方面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维生素E强;同时,还具有抑制铁引起的鼠脑匀浆油脂过氧化的能力,这种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强;此外,研究发现,构树根皮可通过抑制IJBA蛋白的磷酸化和降解来抑制NO的生成。Ko等[5]发现,构黄醇F、G,构黄烷A能抑制Fe2+诱导的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构黄醇F、G 和构黄烷A 亦能显著抑制小鼠胃平滑肌细胞增生,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效应,可能具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2 抗血小板凝聚   构树的提取物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形成的活性作用,而其中起药效作用的主要是黄酮类和生物碱类2大类活性物质[6]。从构树根皮中分离得到的的黄酮化合物,并用于人富集血小板的血浆和野兔血小板进行悬浮液实验,发现其中构查耳酮A、构噢哢A、小构树醇A和构黄醇F能强烈抑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 其中,构查耳酮A、构噢哢A、小构树醇A对胶原质及构查耳酮A对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亦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阿司匹林对这两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无抑制性。   2.3 抑菌作用   Takasugi M等发现,从受伤的或注射过镰孢霉菌的构树的根皮中分离出的brousonin A-F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抵抗镰孢霉菌的作用,这些化合物的发现为植物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并可能发展成为新的抗菌药物,此化合物有抗菌和细胞毒活性。李知敏[1]从构树皮中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包括6种黄酮类化合物、2种三萜和胡萝卜苷,其中3prime;-(3-methylbut-2-enyl) -3prime;,4prime;-trihydroxyflavane 、kazinol B、7,4prime;-dihydroxy-3prime;-prenyflavan和齐墩果酸对口腔微变异链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4 抑制酶的活性   Neel小组在2006年利用组织特异性PTB-1B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发现特异性敲除肝脏PTB-1B可增加肝脏胰岛素信号转导,减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6磷酸葡萄糖(G-6-P)的基因表达,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从而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7],故PTB-1B特异性抑制剂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症。研究显示,从构树根皮中分离得到的构树宁碱A、5,7,2,4-四羟基-3-牻牛儿黄酮、异偕查耳酮和脱甲基桑辛素等具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