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方式分析开题报告.doc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方式分析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方式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方式分析 学生姓名 骆晓钰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91209206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和电磁环境,以及接地装置等,有密切的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是技术问题,但也是经济问题。在选定方案的决策过程中,应结合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全面考虑,使系统具有更优的技术经济指标,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人们防止电力系统事故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因而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与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 遵循电压、电流互换特性这一基本理念,选定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般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研究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问题。在选定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和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应当力求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不良后果限制到最低限度,同时使运行费用最低和效益投资比最高。简言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问题在世界各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热点。为了减少单相接地故障造成的危害,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首先提出并发明消弧线圈,提出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谐振接地方式,于是当时该国在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网中性点广泛地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电网电压范围为30~220kV,后因220kV电网中事故较多,19世纪60年代初就不再应用消弧了。在柏林市的30kV 电网中,共有电缆1400km,其电容电流高达4kV,也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前苏联曾经规定3~66kV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莫斯科市配电电缆网络至今仍是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在美国的电力系统中,经常采用能够快速切出故障的方式,因此一直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和经低电阻、低电抗的接地方式、并配合快速继电保护和开关装置瞬间跳开故障线路。在美国电力系统中22~70kV电网中直接接地占大多数,约有71%、经电阻接地或小电抗接地约各占6.5%、不接地约占10%、经消弧线圈接地约占6%。 英国66kV电网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而对33kV及以下由架空线路组成的配电网,中性点逐步由直接接地方式改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由电缆组成的配电网,仍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1950年以来,日本20kV电缆和架空线路混合电网一直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随着电缆线路的增加,为防止接地继电器的误动、拒动和中性点位移,采用经40~90欧姆低值电阻器接地方式。1969年改用40~46欧姆电阻器接地方式,0.7S短接460欧姆电阻器确保迅速准确选线断开单相接地故障线路。1975年统计,11~33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占40%、经消弧线圈接地占28%、经电阻接地占30%、直接接地占2%。采用电阻接地方式一般限制接地电流数值为100~200A。东京电力公司所属配电网,其中性点接地方式为66kV电网分别采用中性点经电阻、电抗和消弧线圈接地;22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世界各国的配电网中性点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大都采用不接地或者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到60年代以后,有的采用直接接地和低电阻接地方式,有的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配电网过去一直沿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运行经验。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设备,由于各国的接地方式不同,各国设备的设计标准也不一致,特别是设备的耐压不同,要使用这些设备,首先必须确定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而且随着电力网络的扩大和城市总输电线路的入地化、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变得非常迫切。因此,在对接地方式的选择上引起了我国专家的争论。有的大城市已局部将配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以消除谐振接地过电压的产生,减少异相接地发生。有的改为大电阻接地方式,补偿系统的电容电流,使得单相弧光接地时,故障点电流较小,降低故障相电压的恢复速度,达到熄弧效果,从而避免单相顺势接地故障的跳闸,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 该课题以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为基础,重点是对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分析。先确定“总-分-总”的设计方法,先从总的方面了解国内外城市电网和1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各种方式、特点及应用背景;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再分析并总结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