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学年春季中华文化课程思考题精选
2014学年春季中华文化课程思考题:
1、如何从起源看戏曲的文化分层与合层?
中国戏曲起源于蕴育的四个凝聚层:(1)歌舞(上古歌舞-百戏、角抵、歌舞戏)戏曲萌芽于先秦时代,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这些歌舞如扮兽舞、战争舞等,体现了戏曲的一个重要特征:虚拟性。虚戈为戏,即假打,借由角色行动、力量角逐来行动和表演。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仪式(蜡祭、巫觋、傩仪-傀儡)与宗教史。蜡祭的祭祀时间在年终。中国古代岁末祭祀万物的制度中所奉八神为先啬、司啬、农、邮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古人每年为保证获得丰收,对于农业生产诸神崇德报功,在收成之后一则报谢该年的恩泽,一则祈祝来年的庇佑。巫觋:在女为巫,在男为觋。巫觋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有德之士,他们可以达到身神合一的境界;是与史相对的、能歌善舞的、事神筮法的神职人员,兼祭神、制乐、医病为一体的神的使者。在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原始时代戏曲——傩仪就带有巫术色彩先秦至唐代,“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政治黑暗成为宋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致于戏剧创作京剧产生的标志是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的需求增加。
文化:知识分子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发展成熟。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与”傩”的本质?
傩的形式演变轨迹经历:由傩祭→傩舞→傩戏的发展
傩的主题演变轨迹经历:由驱鬼→娱神→娱人的发展流变
傩戏,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在傩文化圈子里的人们的意识中,傩戏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如何对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例如制作面具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傩戏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傩戏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又如不让女人触摸面具,不让女人佩戴傩戏面具,傩戏面具的制作、使用、存放都是男人的事情。男人戴上傩戏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而应运而生的,当时的人类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所以,傩也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鸟。
巫师为驱鬼、逐疫驱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成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成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方相氏是中国古代傩祭(一种驱鬼巫术仪式)的主持者。在远古时代,原始先民对于人类自身的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着迷惑和畏惧,以为是某种厉鬼作祟。每遇此事,便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点燃火烛,戴着恐怖的如同饕餮(传说中一种贪婪凶残的猛兽)面具,跳着勇猛激烈的舞蹈,嘴里不住地发出傩、傩的呐喊声,以吓退厉鬼,这种驱鬼仪式就叫傩。方相氏就是傩祭的司仪官。后人把带着面具的方相氏形象直接认为是方相氏本人的形象,如今的傩戏面具中,大部分都是以方相氏作为原形。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
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16支。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土家人称绝活)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老师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具又称“社神”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01批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考前练习题精选.doc
- 2014-2015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多媒体教学优质课件1.7 7.3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t精选.ppt
- 20140101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宣导PPT精选.ppt
- 201402_湖北中原_武汉_2.17-2.23市场周报精选.pdf
- 20140106华北农户借债用途的结构与变迁精选.pdf
- 201402_湖北中原_武汉_2.24-3.2市场周报精选.pdf
- 20140410并购重组业务问答精选.pdf
- 2014-2015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多媒体教学优质课件1.7 7.1 正切函数的定义 7.2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精选.ppt
- 20140627建党93周年党课讲稿精选.pdf
- 20140710-002399.SZ-海普瑞: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精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