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刨学1-2章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刨学1-2章PPT

五、颅骨 (一)颅的组成 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1)脑颅:包括顶骨2、 颞骨2 、额骨1、枕骨1、 蝶骨1 、 筛骨1。 (2)面颅: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 、下鼻甲骨2 、上颌骨2 、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 (二)颅的整体观 1.颅顶观 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最大的卤 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交汇处,呈菱形,称前卤或额卤,出生后1~2岁期间闭合。在矢状缝与人字缝相接处呈三角形的颅卤,称后卤或枕卤。在出生后6~8周闭合。 2.颅底内面观(了解)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 (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经管等。 (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等。 . . 3.颅底外面观 (了解) 分前后两区,前低后高。 (1)前区:主要有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等结构。 (2)后区:中部是枕骨大孔,其它主要结构有枕外隆凸、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乳突、下颌窝。 4.颅的侧面观 主要有外耳门、颧弓、颞窝、 翼点等。 翼点:位于颞窝, 是额、顶、颞、蝶四骨相交汇 处呈H形缝。此处骨质薄弱, 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外力打 击易引起骨折而发生颅内出血。 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 额顶颞蝶会颞窝 内有脑膜中动脉 骨折皆因骨质薄 5.颅的前面观(了解) (1)眶:略呈四棱锥形,容纳视器。主要结构有眶尖、眶口、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眶下孔、眶上裂、眶下裂、泪囊窝等。 (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前口为犁状孔,后口为鼻后孔。 (3)骨性鼻旁窦:是骨性鼻腔周围骨内含气腔隙。起减轻重量、 发音共鸣作用。主要有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四对。 六、附肢骨 (一)上肢骨 每侧32块,包括肩胛骨1、锁骨1、肱骨1、桡骨1 、尺骨1、腕骨8、掌骨5、指骨14。 (1)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2)锁骨:略呈S形,在体表可以摸到,内侧为胸骨端,外侧为肩峰端。有小关节与肩胛骨和肩峰相关节。 . (3)肱(gong)骨:为典型长骨,分一体和上下端。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与肘关节的构成。肱骨头周围形成稍缩窄的环形沟,称解剖颈,肱骨上端与体交汇处较细,为外科颈,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名。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外侧份有有呈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头相关节,内侧有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相关节,另外还有桡窝、冠突窝、鹰嘴窝。下端内外两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 。 (4)前臂骨:包括内侧的尺骨和外侧的桡骨,习惯称为内尺外桡。 1)尺骨: 为一上大下小的长骨。主要结构有冠突、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头 、桡切迹、尺骨茎突等。 2)桡骨: 主要结构有桡骨头、尺切迹、桡骨茎突等。 (5)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 1)腕骨:8块,排成远近两列。近侧列由外向内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外向内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腕骨名称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2)掌骨: 由外向内依次为1、2、3、4、5掌骨。 3)指骨: 14块。拇指为2块,其余各指为3块。 (二)下肢骨 每侧31块,包括髋骨1、股骨1、髌骨1、胫骨1、腓骨1、跗骨7、跖骨5、趾骨14。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三骨在16岁后逐渐骨化,融合而成髋骨,在幼年时期,借透明软骨结合。 髋骨的结构可归纳为三个一、三个二、三个三。 髋骨主要结构 (了解) 髂耻坐骨三合一 一面一孔一个嵴 二窝二线二切迹 三节三支三个棘 注:一面—耳状面;一孔—闭孔;一个嵴—髂嵴;二窝—髂窝、髋臼;二线—弓状线、耻骨梳;二切迹—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