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藏高速公路诺木洪至格尔木段路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青海环境 第21卷第2期(总第80期) 2011年6月
京藏高速公路诺木洪至格尔木段
路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周存秀
(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为评估京藏高速公路(青海境内)建设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借助遥感(aS)与地理信息
系统(GIS),对京藏高速公路诺木洪至格尔木段公路两侧300m范围内的土壤类型、植被情况、野生动物分布、土
地利用情况和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沿线区域河流数量很少,水热条件差,物种较少,
植被自我恢复能力较弱,植被覆盖度较差,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现状为较差。因此,在公路建设和营运中,应重
视和加强对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京藏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植被;土地利用;土壤侵蚀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454(2011)02-086一05
京藏高速起于北京止于西藏自治首府拉萨, 木洪农场路口,顺接京藏高速茶卡至诺木洪段的
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六条放射线,也是青海 终点,自东向西穿越都兰县宗加镇诺木洪、格尔木
省规划的高速公路网“3410”中的“一横”线。全市大格勒乡,终点位于格尔木市西南,与京藏公路
长约3860km,其中青海境内约1568km。京藏高格尔木至拉萨段相接。主线全长149.25km。格
速青海段由甘青公路、青藏公路组成。诺木洪至 尔木北连接线全长22.757km,沿线地理位置图见
格尔木段是青藏公路的组成之一。 图1.1—1。
诺木洪至格尔木段位于青海的中西部,将柴 1.2技术指标。诺木洪至格尔木段公路采用2
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与西宁地区这两大重点工业 +2模式,为4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100kin/
经济区紧密相连,对于加强与西藏的陆路联系,带 h,根据地形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
动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项目沿线地区社会经济 沥青混凝土路面,现状交通量大于2200peu/d。
发展,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区优势资源和青海省 1.3地形地貌。诺木洪至格尔木段公路自东向
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战略意 西沿地势开阔的构造剥蚀山前冲洪积扇和倾斜平
义突出。为评估诺木洪至格尔木段公路建设对沿 原一路西行,地貌类型以平缓倾斜平原为主,海拔
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借助遥感(RS)与地理信
态特征,公路沿线地貌可划分为山前洪积倾斜平
息系统(GIS)¨J,对该段易于受到扰动的公路沿
线两侧300米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原、带状河谷和风积沙丘三种类型。
以期为青藏高原地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提 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供科学的参考。 2.1地表水和地下水。公路沿线的主要河流均
1工程概况 为内陆水系,多发源于南部昆仑山区,向北汇集到
1.1地理位置。京藏高速诺木洪至格尔木段,位 盆地,包括诺木洪河、大格勒河和鱼水河。上述河
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都兰县和 流均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河水靠上游地下水、
大气降水、现代冰川、季节性积雪及地下水(冻结
格尔木市境内,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4。49’6”一960
26 层水)作为主要补给源,多为树枝状水系,河流调
757”,北纬36020’52”一36022’50”。公路起于诺
收稿日期:2011—04—16
万方数据
京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建筑防火保护探讨 Exploration on Fir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pdf
- 中国各省区近10年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变化 Chinese province-level variations and trends in aerosol optical depth from recent 10 years of remote sensing data.pdf
- 中国大气降尘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Study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Dust Fall in China.pdf
- 中国安全经济贡献率的计量分析 Econometrics Analysis on Rate of Safety Economy Contribution in China.pdf
- 中国安防企业多元化发展之路.pdf
- 中国客运索道的现状及发展前景.pdf
-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点和建议(下)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Key Points and Suggestions(Part Ⅱ).pdf
-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边际环境污染效应变化实证分析 Accounting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for margin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pdf
- 中国探月拿到“返程票”.pdf
- 中国水力资源及主要特大型水电站规划设想 China's hydropower resourc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planning of major super-hydropower stations.pdf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读 In-depth Meaning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pdf
- 人体室内外PM2.5吸入暴露研究 Human inhalation exposure to indoor and outdoor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df
- 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n Correlative Theories of Man-made Errors and Human Unsafe Behaviors.pdf
- 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基础架构研究 Study on Basic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liability Database.pdf
- 人工土地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城镇污水工艺优化 OPTIMIZ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 OF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IN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pdf
- 人工封育区沙化草地植被生态位研究 The studies on sandy grassland vegetable niche of artificial fencing area.pdf
- 人工湿地-沉水植物塘组合系统治理村镇污染水体 Treatment of rural polluted river water by combined system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with submerged macrophyte pond.pdf
- 人工湿地中氮代谢微生物的共存策略及机理.pdf
- 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MECHANISMS OF POLLUTANT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