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构建方法与实践 Method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ing a measuring network for use efficiency of nationwide irrigation water.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构建方法与实践 Method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ing a measuring network for use efficiency of nationwide irrigation water
No.2
第11卷第2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01.10
20l3年6月 13
June,20
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 Research
Journal Hydmpower
文章编号:1672—3031(2013)02—0094—05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构建方法与实践
冯保清“2 韩振中2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8;2.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100054)
摘要:根据抽样调查方法和灌区特点,确定按照非概率抽样中的配额抽样方法选择样点灌区,并考虑灌区不同规
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了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的构建方法。截
至2011年,全国共选取样点灌区2761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
关键词:配额抽样;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构建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275 文献标识码:A
1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现状
目前,我国灌溉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较低,因此,
努力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内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
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
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提出,要尽快确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
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o.53以上;到2020年,农田灌溉
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到203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
数提高到0.53(预期性指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据此制定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考核评价
办法》,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十二五”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某次或某一时间内被农作物利用的净灌溉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灌溉引
水量的比值。它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和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是评价灌溉用
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三条红线”的重要内容之一。跟踪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科
学评价节水灌溉发展成效与节水潜力,对于促进节水灌溉健康发展、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
要意义。为此,从2006年起,连续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取
得的成果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采用点与面相结合、实地观测与调查研究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
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或“各省级区域”)在对灌区综合调研的基础
上,分类汇总分析灌区的灌溉面积、工程设施与用水状况等,选择能代表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同规模与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不同水源条件与管理水平的样点灌区,构建相对稳定的省级区域灌
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收集整理样点灌区有关资料,选择样点灌区典型田块,测算样点
收稿日期:2012-12—27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701002)
作者简介:冯保清(1965一),男,山东聊城人,博士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水利管理、规划、咨询以及有关政策
研究。E—mail:fengbq@mwr.gov.cn
·__——94。。_——
万方数据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亚铁盐除磷工艺的优化研究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for phosphorus removal with ferrous salt process.pdf
- 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Review of Traffic Accident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ing Trend.pdf
- 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分析对我国交通安全研究的启示 Revelation of Traffic Safety on In-Depth Investigation for Road Accident.pdf
- 交通拥堵问题的冷思考 Research on Traffic Jam.pdf
- 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问题探讨及改善策略分析 Analysis and Solutions of Traffic Problems in Mixed Transport Hub and Commercial Center.pdf
-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安全设计与应用 Application and Designing of Software Security in Traffic MIS System.pdf
- 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调查分析 Effects of Variable Message Sign Guidance Information on Driver's Route Choice.pdf
- 交通运输项目环评预测技术发展概述 The Adv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Projects.pdf
- 京杭大运河苏南城市段表层沉积物铜、锌吸附特征及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oretic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copper and zinc sorption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urban sections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pdf
-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Content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Yangzhou Section ).pdf
-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Study on the Mensuration of Respiratory Dust of Work Groups and the Measures of Dust Prevention.pdf
- 全民动员,“技防入户”显活力——江苏省全面推进技防入户工程建设纪实.pdf
- 全球升温下中国温度区域变化的稳定性 Regional stability of temperature change across China under global warming.pdf
- 全球化与城市基础设施 Globalization &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pdf
- 全球年平均能流与辐射强迫研究进展 Review of Annual Global Mean Energy Budget and Radiative Force.pdf
-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Background, Progresses and Recommendations.pdf
- 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融雪径流的影响及其敏感性分析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Snowmelt-runoffs in High Cold Alpine Areas an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m.pdf
- 全球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争论问题 Controversial Issues on Global Theory Research.pdf
- 全自动气体自燃温度测试系统设计及应用 Design of a Full Automatic Gas Combustion Temperature Tes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pdf
- 全面精细管理确保装置检修安全 GUARANTEE OF THE SAFE OVERHAUL OF DEVICES THROUGH OVERALL MANAGEMEN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