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几个问题探析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几个问题探析
检察官论坛《犯罪研究》2010年第2期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几个问题探析
魏军王立华
《刑法修正案(七)》采用叙明罪状方式对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基
本特征作了描述,但由于其系新增犯罪,目前尚无立法,司法解释对如何具体应用该罪名
作出统一规范,司法实践中在该罪的认定方面存有颇多争议,本文不揣浅薄,谨从实务角
度做以分析探讨.
一
,本罪客观行为方式方面的争议问题
刑法第262条之二规定,”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
管理活动的……”就刑法规定的本罪行为方式实践中认识不一.
1.如何理解本罪构成中的”组织”.刑法意义上的组织手段和方式既可能包括暴力,
胁迫等强制性手段;也可能包括招募,引诱等一般性手段;还可能包括策划,指挥等领导
性手段.那么本罪中的”组织”是强制性手段,领导性手段,还是一般性手段?抑或三种
情形全部涵盖?这是问题之一.其二,被组织的未成年人是否要求达到多人?其三,该罪
构成中的”组织”行为与刑法规定的其他组织型犯罪中的”组织”行为有何区别?
从刑法条文看,现行刑法规定的组织型犯罪共有l3个罪名,即”组织,领导,参加恐
怖活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
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组
织越狱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组织,领导传销活
动罪”,”非法组织卖血罪”,”组织卖淫罪”,”组织淫秽表演罪”,”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
罪”,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从司法解释的规定看,既有将”组织”
行为解释为领导,策划,指挥和在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的拉拢,引诱,介绍行为的,如组
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也有将”组织”行为解释为发起,组建行为的,如组织,利用邪教
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还有将”组织”行为解释为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
段控制多人的,如组织卖淫罪.
从前述司法解释规定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刑法中”组织”一词虽然多次出现,但在
不同法条中其含义是存在差异的,此时就不能再采用文理解释方式界定”组织”的含义,
而应尊重刑法用语的相对性特征,根据刑法条文体系上的关联性对”组织”进行体系解释,
有关”组织”的争议与观点参见:赵秉志:《简析刑法修正案(七)的若干热点罪名》,载《法制日报》,2009年l0月
21日第12版;王强军:《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解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7期;杜邈,李明见:《刑法修正
案(七)第八条的司法适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4期;行江:《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犯罪问题解读》,载《学
术界》2009年第5期.
?92?
《犯罪研究》2010年第2期检察官论坛
以符合各罪名本身的特征.本文认为,在立法未对本罪”组织”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的基
础上,判断”组织”行为的关键在于看行为本身是否具备构成”组织”的核心特征——”控
制被组织者”和”被控制者为多名未成年人”,凡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无论控制的手
段是招募,雇佣,引诱,容留等一般性组织行为,还是暴力,胁迫等强制性组织行为,抑
或是指挥,策划等领导性组织行为,都可以认定为本罪构成的”组织”.
2.如何理解本罪构成中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本罪所指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
是否仅限于刑法条文列明的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四类违反治安管理活动行为?违
反治安管理活动范围的确定是否应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依据?
现行刑法中共有29个含”等”字的法律条文,计35个”等”字;7部《刑法修正案》
又相继新增了1O个含”等”字的法律条文,计11个”等”字.这些”等”字都出现在列
举之后,即立法者全部采用在”等”字前予以列举的表述方式.尽管对其含义一贯存有争议,
但多数观点认为,刑法中的”等”字皆为”列举未尽”之意,只是在作具体解释时应坚持
刑法解释的该当性原则,比例性原则,进行与”等”前所列举事项相类似的解释,而不能
将其无限扩大为一般行为.
本文持通说观点,认为此处的”等”表示刑法第262条之二中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
活动”不限于所列举的四类行为,还应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其他违反治安管理
的违法行为.刑法条文之所以仅列举了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四种违反治安管理活
动的行为,是因为从已发生的案件情况看,此类案件多表现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上述四种
谋财型违法行为,故立法作了一般性的例举,对不常发的其他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留
待司法机关根据个案进行具体解释.这种罪状描述既符合立法技术要求,又防止列举不尽,
还符合一般的立法习惯.故对本罪中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理解应不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益阳家居灯饰市场品阁项目商业初步定位方案.doc
- 盐湖地区混凝土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doc
- 监控系统中实时视频流码率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doc
- 监理单位i目标责任书.doc
- 监理员xx年度个人工作总结.doc
- 盖板涵施工承包合同协议.doc
- 盗伐,占用林地,林业,技术鉴定,调查报告.doc
- 目前煤矿通讯技术.doc
- 目前糖生物学研究方法.doc
- 直流单臂电桥和直流双臂电桥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