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与发展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与发展概述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与发展概述 建筑科学 垫!Q: 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与发展概述 王江波姜志威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l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 势.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组成工程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o9)07(c)一0025—01 随着大量的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度的桥 梁工程的建设,普通的混凝土材料已不能 满足工程需要,在2O世纪的90年代初,国际 土木工程界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Concrete,简称HPC)的概念. 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还没统一,美国 NIST~NACI认为,HPC是具有以下性能的 混凝土:易于浇筑,捣实而不离析,力学性 能稳定,早期强度高,韧性和体积稳定性 好.日本的学者则认为HPC就是高流态,免 振自密实的混凝土.国内的学者对HPC的 定义是:具有高强,施工性能好,可泵送,易 成型密实,耐久性好的混凝土.最近清华大 学的冯乃谦教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进 行了补充,即HCP还包括高性能化后的普 通混凝土.HPC因其具有很多普通混凝土 不具有的性能,在工程建设中有非常广阔 的应用前景. 1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及要求 为了使配制出来的混凝土能够达到高 性能的指标,对原材料的选取有一定的要 求,选用水泥时,要求其强度等级较高,流 变性能好;通常选用质地坚硬,表面粗糙, 级配良好,最大粒径大于20mm的碎石(密 实坚硬的石灰岩最佳)作为粗骨料,细骨料 宜选用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6~3.1的 洁净中粗砂,选取超细矿物掺合料时通常 选用细磨水淬矿渣,优质粉煤灰以及石英 粉,稻谷灰等,这些掺合料不仅起到活性的 作用,而且还有改善颗粒的粒径分布,提高 密实度的作用;目前常将萘磺酸盐类和三 聚氰胺类以及新型多羟酸类高效减水剂用 于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根据工程需要也可 再加入缓凝剂,引气剂,膨胀剂等以改善高 性能混凝土的其他各项性能. 合理的配合比和施工技术对HPC的各 项性能也有很重要影响,一般要求水胶比 低于0.4,粗骨料的体积含量占混凝土体积 的40%左右,砂率在36%左右,在满足性能要 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在拌 制时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和机进行拌和,而 且拌制时宜采用二次投料法的拌和施工 工艺并通过高频振动成型;高性能混凝土 浇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失水较快,在其表 面形成一道硬壳,即假凝现象,如养护不 及时,则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微小网 状干缩裂缝.为了达到混凝土保湿养护的 目的,应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用润湿 的麻布进行覆盖,并不断地向麻布上洒水, 使其充分润湿. 2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工程中实际的应 用 由于HCP具有高强,良好的抗渗性,抗 冻融性,耐久性及耐腐蚀性,在工程实际中 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沿海和近海地区 由于受到海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混凝 土的侵蚀现象非常普遍,而高性能混凝土 则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如鄂东长江公 路大桥南塔承台就是使用聚丙烯高性能混 凝土.近年来,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等大型 建筑不断涌现,高性能混凝土在这一领域 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如上海的88层金茂大 厦,环球中心以及正在修建的上海中心,均 采用的是高性能混凝土.用于建设上海东 方明珠电视塔的混凝土,是水泥用量只占 胶凝材料总量的46%,配制的混凝土工作 性,粘聚性和抗离析性能都十分优异,强度 达到C60级掺有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并 且超高泵送到350m.在广州西塔主楼的建 设过程中使用了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且 泵送高度达到了411m,刷新了C100混凝土 的世界泵送记录. 国外对HCP的研究要早于我国,也将 其较早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如l975年在 芝加哥建造的74层,高262m的水塔广场大 厦.它代表l975年美国混凝土的工艺尖端. 加拿大多伦多Scotia大厦(1987~1988),68 层,高275m,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 70MPa,它是世界第一幢用含高炉矿渣的高 性能混凝土建造的高层建筑.还有美国 1988~1989年建造的西雅图双联合广场大 厦(TwoUnionSquareBuilding)高226m, 是世界第一座用平均强度为12OMPa的高 性能混凝土并采用钢管混凝土建造的结 构. 目前已出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例如加拿大和法国学者创造的活 性细粒混凝土(RPC),其强度已达200MPa和 800MPa,且RPC一200已开始应用于工程 实际中. 3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 展趋势 虽然现在HCP已广泛的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