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三章 本章小结.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三章 本章小结

一、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选定空间不共面的三个向量作基向量,并用它们表示出指定的向量,是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要求.解题时应结合已知和所求观察图形,联想相关的运算法则和公式等,就近表示所需向量,再对照目标,将不符合目标要求的向量作新的调整,如此反复,直到所有向量都符合目标要求. 【评析】 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 二、空间向量与线面位置关系 证明平行问题,除了应用传统的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外,还可以利用向量共线及平面的法向量进行证明. 证明垂直问题,除了应用传统的垂直问题的判定定理外,还可利用向量数量积进行判断,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2】 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2BC,P、Q分别为线段AB、CD的中点,EP⊥平面ABCD. (1)求证:AQ∥平面CEP; (2)求证:平面AEQ⊥平面DEP. 【分析】 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可以利用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进行判定,也可以利用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也可用传统方法求证.面面垂直可以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求证,也可用向量法求证.同时,也可用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求证. 【证法一】 (1)∵EP⊥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且P、Q均为AB,DC的中点,∴PQ⊥AB,故以P为坐标原点,以PA,PQ,PE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系如右图3. 令AB=2,PE=a,则 A(1,0,0),Q(0,1,0),E(0,0,a), C(-1,1,0). 即AQ⊥PD,AQ⊥PE, ∴AQ⊥面EPD,AQ?面AEQ, ∴面AEQ⊥面DEP. 【证法二】 传统法. (1)在矩形ABCD中, AP=PB,DQ=QC,∴AP綊QC, ∴四边形AQCP为平行四边形, ∴CP∥AQ. ∵CP?平面CEP, AQ?平面CEP,∴AQ∥平面CEP. (2)∵EP⊥平面ABCD,AQ?平面ABCD, ∴AQ⊥EP. ∵AB=2BC,P为AB中点, ∴AP=AD. 连结PQ,则ADQP为正方形, ∴AQ⊥DP. ∵EP∩DP=P,∴AQ⊥平面DEP. ∵AQ?面AEQ,∴面AEQ⊥面DEP. 三、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1.纵观近几年高考发现,对于空间角的考查,每年都有.不论在选择,还是填空中均有考查,而解答题中更是考查重点,因此空间角必是高考的一个生长点. 2.对于空间角中线线角、线面角及二面角,一是利用传统解法,如平移法,利用定义求解等,但向量法求解更能体现解题的优越性. 【例3】 如图4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5,AD=8,AA1=4,M为B1C1上一点且B1M=2,点N在线段A1D上,A1D⊥AN. 【解】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5). 【例4】 如图6,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1BC⊥侧面A1ABB1. (1)求证:AB⊥BC; (2)若直线AC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为θ,二面角A1—BC—A的大小为φ,试判断θ与φ的 大小关系,并予以证明. 【解】 (1)证明:如图6,过点A在平面A1ABB1内作AD⊥A1B于D,则由平面A1BC⊥侧面A1ABB1,且平面A1BC∩侧面A1ABB1=A1B,得AD⊥平面A1BC.又BC?平面A1BC,∴AD⊥BC. ∵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则AA1⊥底面ABC,∴AA1⊥BC. 又AA1∩AD=A,从而BC⊥侧面A1ABB1.又AB?侧面A1ABB1,故AB⊥BC. (2)解:由(1)知,以点B为坐标原点,以BC,BA,BB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7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评析】 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先要有三条互相垂直且交于一点的直线. 四、空间向量与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在高考中考查较多的是两点距和点面距.两点距主要利用向量的模即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点面距利用平面的法向量代入公式求解.有了向量,距离的求法也都公式化了. 【例5】 在长方体OABC—O1A1B1C1中,|OA|=2,|AB|=3,|AA1|=2,E是BC的中点. (1)求直线AO1与B1E所成角的余弦值. (2)作O1D⊥AC于D,求点O1到点D的距离. 【解】 (1)以O为原点,分别以、、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如图8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A|=2,|AB|=3. |AA1|=2,E是BC的中点. ∴A(2,0,0),O1(0,0,2), B1(2,3,2),E(1,3,0), 五、利用空间解决探索存在性问题 存在性问题要在一定条件下论证会不会出现某个结论.这 类题型常以适合某种条件的结论“存在”、“不存在”、“是否存在”等语句表述,解答这类问题,一般要先对结论作出肯定存在的假设,然后由此肯定的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论证,若导致合理的结论,则存在性也随之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