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两鸭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Dynamics of soil nutrients under rice-duck farming system with two-batch-duck raising.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稻两鸭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Dynamics of soil nutrients under rice-duck farming system with two-batch-duck raising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5): 769-77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一 稻 两 鸭 共 作 对 稻 田 土 壤 养 分 动 态 的 影 响
梁开明 1,2 ,章家恩1,3,4* ,林田安1,3,4 ,全国明1,3,4 ,罗明珠1,3,4 ,赵本良1,3,4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
3. 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2 ;4. 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鸭稻共作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的重要技术,对稻田土壤养分消耗具有一定的缓冲和调控作用。但在鸭稻共作有
机生产模式中,外源性化肥投入的缺乏常常成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为更好地解决有机种植中土壤养分供应的问题,对常
规鸭稻共作进行了调整,建立了2 种“一稻两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对常规稻作、常规鸭稻共作、一稻两鸭轮
养及一稻两鸭套养4 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稻作,3 种鸭稻共作模式均能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土壤全钾、全氮的含量,同时减小碱解氮的消耗。与比生产前期相比,生产结束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
含量有所下降,而3 种鸭稻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生产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 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在生
产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的降低程度低于常规稻作。早稻生产
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的土壤全磷含量比常规稻作分别高出 13.53%和11.01%。与常规鸭稻共作模式
相比,一稻两鸭轮养和套养模式增加了全氮以及全钾有机物的积累,同时减缓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下降。晚稻
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出3.7%,10.39%和7.59%。
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早稻时期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 12.90%,晚稻时期则比常规鸭稻共作
高 12.19%。一稻两鸭共作模式中,由于两批鸭子的存在,其排便和中耕作用几乎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培
肥效果与常规鸭稻共作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系统内的养分循环利用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鸭稻共作;一稻两鸭;土壤养分;养分消长
中图分类号:S158 ;X1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4 )05-0769-08
引用格式:梁开明,章家恩,林田安,全国明,罗明珠,赵本良. 一稻两鸭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
报, 2014, 23(5): 769-776.
LIANG Kaiming, ZHANG Jiaen, LIN Tianan, QUAN Guoming, LUO Mingzhu, ZHAO Benliang. Dynamics of soil nutrients under
rice-duck farming system with two-batch-duck raising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5): 769-776.
在有机种植模式中,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 分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基本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
间的矛盾是影响作物产量的技术瓶颈之一,鸭稻共 态,同时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通气状况与氧化还原
作生态农业工程将鸭引入稻田生态系统中,达到了 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杨志辉等,2004 ;Li 等,2008 ;
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在鸭稻共作系统中,鸭子的 张苗苗等,2010 )。李成芳等(2008 )研究表明,
粪便是良好的肥料,可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施用 鸭稻共作降低了土壤有机氮和可溶性总氮量,因此
而生产出健康的绿色大米,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对 减少了土壤可溶性氮的潜在淋失。此外,沈建凯等
环境的危害(Zhang 等,2009 ;Li 等,20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RegCM3模式模拟我国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及检验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China's spring aerosol optical depth by RegCM3..pdf
- SAPTIS结构多场仿真与非线性分析软件开发及应用(之二)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PTIS-software of multi-field simulation and nonlinear analysis of complex structures (Part Ⅱ).pdf
- SiCpAl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Development and Outlook in Welding of SiC Particle Enhan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pdf
- SiC多孔陶瓷的仿生合成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Porous SiC Ceramics.pdf
- SORL瑞立Sunny Day.pdf
- Study on Titanium Alloy TC4 Ballistic Penetration Resistance Part Ⅰ Ballistic Impact Tests.pdf
- SVAC芯片在编解码算法中ROI的边界效应研究.pdf
- SWAT模型在茫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WAT Model In Non-point Soure Pollution Simulation of Mangxi Watershed.pdf
- SHANGHAI VOLK SWAGEN New polo & tourAN双车生活,各取所长.pdf
- Tameike灌溉池塘农业文化遗产以大分县国东半岛为例 Tameike Reservoirs 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Case Study of Kunisaki Peninsula in Oita, Japan.pdf
- 一种高动态卫星网络的拥塞控制算法 A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High Dynamic Satellite Networks.pdf
- 一种解决时频不确定问题的长码捕获算法 A Long Code Acquisition Algorithm on Resolve Time-frequency Uncertainty Problem.pdf
- 七嘴八舌 Discusses and Views.pdf
- 一起三相异步电动机缺相问题的分析 Analysis on an Open-Phase Fault of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pdf
- 一起十六企业共同行政诉讼化解后的反思.pdf
- 三丁基锡对中国近海常见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The toxic effects of chloride tributyltin on the predominant marine algae in China coastal water.pdf
- 三十年前他与雪豹数次相遇 He Saw Snow Leopards 30 Years Ago.pdf
- 三峡三期工程主坝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 Internal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mass concrete of main dam during the third stage of Three Gorges Project.pdf
- 三叶爬山虎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性对3种生境的响应 Response of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of 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 to Three Habitat Types.pdf
- 三岔湖沉积物揭示的湖泊营养化进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Relationship among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eutrophication proces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Sancha Lake,Sichuan, Southwestern China.pdf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