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厌氧消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PROGRESS IN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TPAD).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相厌氧消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PROGRESS IN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TPAD)
第33卷第12期 水处理技术 V01.33NO.12
2007年12月 TECHNOU搿OFW脏R11难圳ENT跏c,2007 l
两相厌氧消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东伟“:,王克浩-,李斗t,谭钦文-
(1.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30l
2.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捕蔓;论述了两相厌氧消化(ⅡiAD)的原理,相分离的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展望了
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广阔前菁.
关键词:两相厌氧消化;相分离;酸化;甲烷化;评价指标
中田分类号lx703.1 文献标识码IA 盘章维号t1000.3770(2007)12.001狮
两相厌氧消化系统(T钾o_Phase跚rdbicdi鲻.
效果,达到了提高容积负荷率、减少反应容积、增加
石on,TPAD)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戈什运行稳定性的目的。从生物化学角度看,产酸相主要
(Ghosh)和波兰特(Polll如d)开发的厌氧生物处理包括水解、产酸和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相主要进
新工艺。该技术与其他新型厌氧反应器不同的是,它 行产甲烷阶段。从微生物学角度,产酸相一般仅存在
并不着重于反应器结构的改造,而是着重于工艺的 产酸发酵细菌,而产甲烷相不但存在产甲烷细菌,且
变革。两相厌氧技术的研究将促进国内厌氧技术的 不同程度存在产酸发酵细菌m。
发展,同时解决目前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厌氧生
2相分离的优势及方法
物处理时易酸化、靠稀释废水的技术问题,是废水厌
氧生物处理的一个技术飞跃。 相分离的实现,对于整个处理工艺来说主要可
以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好处:(1)可以提高产甲烷
1两相厌氧消化的原理
相反应器中产甲烷菌的活性;(2)可以提高整个处
传统的应用中,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在单个反应 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
器中,这两类菌群之间的平衡是脆弱的。这是由于两 的氢不仅能调节中间代谢产物的形成,也能调节中
种微生物在生理学、营养需求、生长速度及对周围环 间产物的进一步降解。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本质
境的敏感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传统设计 的特征是相的分离,这也是研究和应用两相厌氧生
应用中所遇到的稳定性和控制问题迫使研究人员寻 物处理工艺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所有相分离的方法
找新的解决途径。 都是根据两大类菌群的生理生化特征差异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产甲烷阶段是整个厌氧消化的控 的。目前主要的相分离的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化学法
制阶段。为了使厌氧消化过程完整进行就必须首先 和动力学控制法。
满足产甲烷相细菌的生长条件,如维持一定的温度、 管运涛等【2l采用传统两相厌氧工艺与膜分离技
增加反应时间,特别是对难降解或有毒废水需要长 术相结合的系统(MBs)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结果
时间的驯化才能适应。两相厌氧消化工艺把酸化和 表明:系统COD去除率达到95%,ss去除率在
甲烷化两个阶段分离在两个串联反应器中,使产酸 92%以上,酸化率为60%~80‰气化率在80%~
菌和产甲烷菌各自在晟佳环境条件下生长,这样不 90%左右,产酸反应器出水酸化水平高,低分子有机
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活性,而且提高了处理 酸含量高,使两相工艺分相较为完全。随后,将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Ba2Cu3O7能隙及低温电子比热容的第一性原理计算.pdf
- γ辐照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发酵产氢的研究 Effect of γ-irradiation on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by excess sludge.pdf
- “两个路网”建设资金筹集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 “于今腐草无萤火”(上)——保护生物多样性.pdf
- “共和构想”是社会包容性政策的核心思想.pdf
- “传统”农业景观旅游保护困局的反思 Reflections on the Myth of Tourism Preserving TraditionalAgricultural Landscapes.pdf
- Z-pin点阵分布对层合板面内压缩性能的影响 Influence of Z-pins Insertion Pattern on In-plane Compression Properties of Laminates.pdf
- “十一五”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 China' s Low Carb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Eleventh Five Year Plan.pdf
- “十一五”大雾天气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pdf
- “十一五”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一一基于政策文件统计分析视角.pdf
- 两步接枝聚合法对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 STUDY ON HYDROPHILICITY MODIFICATION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HOLLOW FIBER MICROPOROUS MEMBRANES VIA A TWO-STEP GRAFTING POLYMERIZATION.pdf
- 两座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结构与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对比研究 Cyanobacteria composition and microcystins distribution of Wanfeng Reservoir and Baihua Reservoir on Guizhou Plateau.pdf
- 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运行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phase integrated sludge thickening and digestion reactor.pdf
- 两种水源的水质及其混凝效果对比 Comparison of Water Quality and Its Coagulation Effect between Waters from Two Kinds of Source.pdf
- 两种抑制剂对铁矿石烧结过程二(口恶)(口英)减排研究 Study on dioxin emission inhibition effect by addition of two inhibitors in iron ore sintering process.pdf
- 两种 k-ω型湍流模型在无网格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pn and analysis pf twp k-ω type turbulence mpdels in meshless methpd.pdf
- 两种模型模拟重金属离子在二氧化锰上吸附行为的比较 Simulating the Adsorption Edges of Heavy Metals on Manganese Dioxide by Two Models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pdf
- 两种水生植物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 Water quality effects of two aquatic macrophytes on eutrophic water from Lake Dianchi Caohai.pdf
- 两种常用高分子材料外观颜色评价方法的比较 Comparision of Two Methods for Polymer Apparent Color Evaluation.pdf
- 两种释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wo kinds of carbon releasing material.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