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表面改性 SURFACE PROPERTIE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S OF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表面改性 SURFACE PROPERTIE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S OF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S
第35卷第5期 水处理技术 V01.35No.5
2009年5月 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 May,200911
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表面改性
邬迪华1,朱碧文2,俞三传,
(1.浙江理工大学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国际招(投)标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对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其改性方法作详细综述,以期为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
指导。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如表面粗糙度、亲水性、表面电荷等)对反渗透膜的通量、截流率和抗污染性能等
具有重大影响,光滑、亲水,电中性的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特别是抗污染性。表面涂层.接枝、水解等表面改性技
术,可有效实现对反渗透复合膜表面性质的调控和加工,改进和优化复合膜表面的粗糙度、亲水性、荷电特性,实现
对复合膜性能的调节和优化.
关呐:反渗透复合膜;表面性质;粗糙度;亲水性;表面电荷;表面改性
1-05
中田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70(2009)05-01
多胺类水溶液为水相,酰氯类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
Codatte等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表皮层与
支撑层由不同材料组成,通过在支撑层上进行复合 有机相,当两相接触时,反应迅速开始,在界面处形
浇铸、界面聚合、等离子聚合等方法形成超薄表皮层 成一极薄的聚酰胺薄膜。由于芳香聚酰胺刚性链的
RO)。研究发现,由于 交叠覆盖,使膜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2],通常采用
的复合反渗透膜(Composite
复合膜可对起分离作用的表皮层和支撑层分别进行 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膜表面粗糙度的表征。
材料和结构的优化,从而性能更优异。因此,复合反 表面粗糙度可会对膜的渗透性和抗污染性产生较大
渗透膜的开发和应用是目前反渗透膜技术领域的研 影响。
究热点之一,而芳香聚酰胺类反渗透复合膜以其优
异的分离性能已成为反渗透膜的研究开发重点。 表面粗糙度密切相关,粗糙表面比较容易被污染;“
反渗透复合膜表面的不同物化特性,诸如表面 等f4】也得出,表面粗糙度是生物污染最重要的影响
粗糙度、表面亲水性及表面电荷是影响分离性能的 因素。“u等睁司研究了一种新型抗污染反渗透复合
主要因素。因而,了解和掌握反渗透复合膜表面特性 膜(ICIC.脚D),表面较光滑,具有较高的抗污染能
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复合膜进
行表面改性,优化表面结构、表面化学组成及形态, 滑,能减少胶体的沉积。韩国世韩工业公司生产的
使其具有更优异的分离性能,对于进一步提升反渗
透复合膜的分离性能,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反渗透复 表面粗超度较小,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
合膜均具有重要意义。
超膜表面,通量提高而截流率下降。
l 反渗透复合膜表面特性及其对分离性能
Zhao等f13】得出,随着膜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传
的影响 质损失减小,产水率增加,且粗糙的表面更有利于无
1.1粗糙度 机离子的稳定传质。Ghosh等【-4】认为,膜表面粗糙度
反渗透复合膜的常用制备方法是在基膜的表面 与通量并无必然联系,表层厚度和交联度都是影响
进行界面聚合,以形成超薄脱盐层。聚砜多孔膜吸收 膜渗透性的重要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冻融作用下寒温带针叶林土壤碳氮矿化过程研究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A Larix gmelinii Forest during Freeze-thaw Cycles.pdf
- 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 N2O 排放对模拟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Effects of simulated N deposition on N2O emssion from temperate forest soil subject to freezing-thawing process.pdf
- 净水箱护岸设计及试验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and test of water purifying box revetment.pdf
- 净化槽中生物滤床对家庭生活污水处理的水质影响 INFLUENCE OF BIO-FILTER BED ON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PURIFYING TANK.pdf
- 准一维无序体系电子局域化及输运特性.pdf
- 凋落物处理对森林地表CO2通量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Effects of litter treatments on CO2 emission at forest floor.pdf
- 减压多效膜蒸馏过程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VACUUM MULTIPLE-EFFE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PROCESS.pdf
- 凉水和宝天曼地区乔木叶片氮素再吸收过程中δ15N的变化 The changes ofδ15N during leaf nitrogen resorption of tree species in Liangshui and Baotianman areas,China.pdf
- 凉山道路客运企业的领路人访西昌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朝刚.pdf
- 几种典型边坡植被的产流、产沙特征 Characteristic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of typical vegetation for highway side slope in southwest areas.pdf
- 反渗透后续化学除盐系统的优化 OPTIMIZATION OF RO FOLLOW-UP CHEMICAL DESALINATION SYSTEM.pdf
- 发动机进气道短舱前缘结冰三维模拟研究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Ice Shape at Engine Inlet Nacelle Front.pdf
- 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16S rDNA PCR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Microbial 16S rDNA PCR Reaction Conditions in Fermentation Bed Padding Material.pdf
- 受信根证书管理中的安全漏洞与解决方法.pdf
- 受压浮煤自燃过程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a Layer of Compacted Residual Coal.pdf
- 受火方式和防火层对梁柱全焊节点抗火性能影响分析 Influence of bearing fire mode and fire protection layer to fir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beam-to-column welded connection joint.pdf
- 受限空间内粉尘流动的浓度分布模型及其数值模拟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Dust Flowing in Limited Space.pdf
- 变刚度纤维曲线铺放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建模和拉伸特性分析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Tensile Properties Analysis of Curvelinear Fiber-Placed Variable-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pdf
- 双酚A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土壤酶活的影响 Effects of Bisphenol A on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Soil in Rice Fields.pdf
- 古代中国的灌溉文明 Irrigation Civilizations in Ancient Chin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