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主义在传统自我否定中的作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民族主义在传统自我否定中的作用
庞博 四川大学09级历史学基地班 610000
摘要 本文笔者对民族主义在传统自我否定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族主义 自我否定 传统
“民族主义”是很现代的词汇,记录显示,该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在19世纪中叶才较为普遍的开始使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lsquo;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bull;bull;bull;bull;bull;bull;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和获得全部权利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rsquo;事实上,lsquo;民族主义rsquo;(nationalism)一词也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才开始使用的,而政治上的lsquo;民族rsquo;(nation)一词也正是法国大革命那个时期获得它的现代意义的。”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传入和传统民族观念的逐渐变化,尤其是20世纪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造成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而逐步形成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民族主义是中国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锐利武器,他们大声疾呼以民族主义培养中国人民的lsquo;爱国心rsquo;,并以这种lsquo;爱国心rsquo;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从而掀起了一场民族主义的宣传和教育运动,激励中国人民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潮流中去”。总的来说,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基于国家共建而非种族意识,是对外抗争而非对内扩张的,它要求每个中国人都对于中国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
约瑟夫bull;列文森是美国50、60年代“研究中国”的重要代表lsquo;被视为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传统/近代”模式的宗师。从整体上看,列文森继承了他老师的“西方中心论”的那种“冲击---回应”模式。“当然具体而言,费正清关心的是历史,而列文森更多赋予了历史意义,其笔下的中国现代历史成为一部观念、思想、宗教互相交锋与冲突的历史,而其关注中国艺术与美学的目的则在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儒教和中国现代命运的关联:思想继承性、君主制衰亡以及历史意义。列文森在开篇即以绘画说明了儒家“君子不器”这样一种“反职业化”的倾向,因此他一再要说明的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中国“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所以列文森认为只有当整体秩序受到冲击的时候,变革才可能发生。鸦片战争以后的西方冲击使得中国的社会走向及思想主题发生了变化。其中列文森重点剖析了体用论、今文经学派、民族主义、反传统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学说和学术思潮。
在这里,列文森不仅将儒学视为一种学说,进而将它视为宗教这样一种事业。“他反复强调儒教的共同体性质,并从中西历史比较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儒家官僚、专制王权和、与群众之间的深刻联系,导致了儒教官僚群体与王室相互制约而用彼此依存的超稳定结构”。最后列文森不无哀叹,儒教最终已成为历史,伴随着君主制的衰落,乳胶在现代国家中已不可能再有新的发展,最终它进入了博物馆。
虽然,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对传统的否定作用并不是全书的重点,但是书中其描述仍然深刻,给予我们很多思考。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国家”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包含国土、民族、文化等概念于一身,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国”指的是诸侯国,仅仅是一个地方行政单位,意味着土地和人民,以及对于土地和人民的控制和保护,“家”指的是卿大夫之家。孟子说过“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可见传统中国的“国家”的内涵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相去甚远。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文化与道德,亦即整个价值世界都属于lsquo;天下rsquo;,如果人们只知lsquo;保国rsquo;,那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lsquo;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rsquo;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知道保lsquo;天下rsquo;。lsquo;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已。rsquo;是文明,而不是国家才在道德上有权要求人民的忠诚。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古典中国的教义”。可见,传统中国人历来是缺乏“国家”意识的,“亡国”仅仅是改朝换代,是一家一姓的事,他们真正要维护的是“天下”。
中国传统中的 “夷夏之辨”也是重文化不重血统的,《春秋》中说“中国而为夷狄则夷之,夷而有礼仪则中国之”。“lsquo;中华rsquo;一词也主要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pdf VIP
- 乳腺癌根治手术配合.pptx VIP
- Unit 6 Numbers in life Part A Let's talk Count and say 课件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2025.pptx
- chapter 2 中国哲学及宗教.ppt VIP
- 初级统计师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模拟题库及答案(运城2025年).docx VIP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Ppt.ppt VIP
- 初中数学与体育融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京瓷 TASKalfa 2554ci 3554ci 彩色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全集(1215张).pptx VIP
- 海尔WGG 冰箱售后服务手册型号: BCD-430WAC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