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PPT

股骨颈骨折的危险因素 股骨颈截骨过多; 股骨假体没有安放到底; 股骨颈皮质遭损伤; 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囊性变; 股骨假体内翻; 以前的股骨近端创伤病史。 股骨颈骨折 骨囊性变 股骨假体位置不佳 术后3个月股骨颈骨折 术后1个月股骨颈骨折 股骨假体内翻的影响 股骨颈外侧皮质拉应力增加 股骨颈内侧皮质压应力增加 假体开口处应力遮挡 股骨颈骨折预防 选择合适的病人,严重骨质疏松或股骨头有较大囊性变的病人不应采用表面置换。 选用薄的髋臼假体以减少股骨颈的撞击。 改进手术技术,在骨水泥变得过度粘稠之前就将假体安放到位,截骨时避免损伤股骨颈皮质。 保留股骨颈前方的骨赘并在侧位片上将股骨假体轻度前移,有利于预防股骨颈骨折。 股骨假体松动 假体无菌松动的危险因素 假体的规格较小; 女性、体重较重(82kg); 股骨假体柄非骨水泥固定; 早期技术不熟练; 股骨头囊性变(lcm)。 严重的股骨头囊性变 假体松动分级 根据EBRA-FCA法: 1、股骨假体移位均2mm 2、股骨头移位2mm 股骨柄移位2mm 3、股骨头移位 2mm 股骨柄移位 2mm 4、股骨假体移位均 2mm 股骨假体松动的评估 提高假体长期生存率 ①挑选股骨头骨质较好、无明显囊性变且头—颈比例较大的病人; ②对存在术后骨折和术后松动危险因素的病人,要改进技术并限制术后剧烈冲击活动。 手术关键 充分暴露:不要求小切口;后侧切口不影响臀中肌。 恰当的股骨柄方向。 避免减弱股骨颈的强度。 良好的髋臼处理及假体置入。 完美的股骨骨准备。 骨水泥技术。 患者术前评估 SARI 评估法: 1、股骨头囊性变1cm 2分 2、体重82kg 2分 3、患髋手术史 1分 4、UCLA活动指数6 1分 评分总数3分表示表面置换失败的可能大。 术前计划 术前准备 假体对术后结果影响 髋臼假体 过大:患肢过长 假体覆盖不充分 容易出现撞击 骨量丢失过多 位置异常 压配不充分 过小:无明显因不良表现 股骨假体: 过大: 患肢过长 假体覆盖不充分 容易出现撞击 股骨假体: 过小: 患肢短缩 股骨颈骨折风险增加 股骨颈骨坏死 脱位风险增加 手术入路 后侧入路:对臀中肌损伤较小。 转子截骨:1988年以前,目前较少使用 直外侧切口 后外侧切口 后侧切口 股骨准备 股骨准备特点和要点 固定接触面小。 截除坏死骨、加压冲洗并保持股骨截骨面干燥。 股骨头发育不良或骨赘的存在增加了股骨固定的难度。 术后3个月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叶勇军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演变过程 1920s:Grigoris首先提出股骨头表面置换概念。 1923年:Smith-Petersen采用玻璃、钴铬合金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 1950s:Charnley首次将聚四氟乙酸制成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行双杯置换术。 1960年:Townley用聚尿烷髋臼假体和带细髓内柄的金属股骨假体行双杯置换术。 1968年:Muller和Boltzy采用非骨水泥钴-铬合金假体行双杯置换术。 1983年:Amstutz和Kabo采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并在1984年采用混合固定的方式、1989年将股骨假体内面改成渐缩柱状结构。 假体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923年-1938年:Smith-Petersen采用玻璃、钴铬合金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 1951年-1970年:骨水泥固定的钴铬合金材料假体。 1971年-1988年:骨水泥固定的钴铬合金股骨假体、聚乙烯髋臼假体。 1991年至今: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 历史回顾 第一代表面置换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和金属对聚乙烯的关节表面组合。 混合型表面置换术后 非骨水泥型表面置换术后 髋关节表面置换优点 ①最大限度地保留髋关节的骨量; ②较少发生肢体不等长情况; ③术后稳定性高,极少脱位; ④翻修手术难度降低; ⑤表面置换并不会破坏股骨头的血运; ⑥适合东方人的生活方式。 表面置换术后骨量保存完好、血供充足 髋关节表面置换缺点 ①股骨颈骨折引起的早期假体失败; ②股骨头比较大,产生的聚乙烯磨损颗粒比常规全髋假体的多,这些颗粒诱导溶骨反应,引起假体早期松动; ③在早期使用骨水泥髋臼假体根据前两代表面置换的经验,大家认识到股骨的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第一代髋关节表面置换 的失败原因 手术入路:转子截骨 常规入路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