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及护理2013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及护理2013PPT

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及护理 ;血液透析通路 : 即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只有建立和维持一个好的血管通路才可能进行好的血液透析,所以也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腹膜透析通路--腹膜透析腹腔导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管通路;建立通路前对病人的评价;无法建立的上述血管通路的,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人造合成材料移植物AV内瘘成型术 肱动脉-贵要静脉内瘘成型术 一般不主张使用建立隧道、袖带套的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没办法的办法);血管通路建立的外科技术;;前臂内侧浅静脉的分布图;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走行;上肢动脉走行的解剖关系;;动静脉内瘘常用手术部位;血管通路建立的时机;;前臂内侧浅静脉的分布图;动静脉内瘘的手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术前护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术后护理;3、定期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包扎敷料时不可过紧,以能触摸到血管震颤为宜。 4、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以免出血造成血肿,或因药物刺激导致静脉炎,造成内瘘闭塞。 5、术后2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测量血压,2周后可以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不但不会引起内瘘堵塞,相反可起到内瘘锻炼的作用。但禁止在该侧长时间捆绑袖带进行血压监测。;6、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①告知患者保持内瘘肢体的清洁、敷料干燥避免潮湿,以免引起感染。 ②指导患者睡眠时勿向瘘侧肢体侧卧,衣袖宽松,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瘘侧手臂不能提重物。 ③教会患者判断内瘘通畅的方法:每日晨起、睡前用对侧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触摸内瘘吻合口处静脉有无震颤,也可用对侧耳听血管杂音,若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即刻通知医生。 ⑤内瘘形成24h后,指导患者手部可适当做握拳运动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7、内瘘术后锻炼。 为了让内瘘尽快“成熟”,通常在术后1周且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好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3-5min; 术后2周可在上臂捆扎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带,术侧手做握拳或握球锻炼,每次1-2min,每天可重复10-20次,促使内瘘血管扩张。;8、判断内瘘成熟情况: 内瘘成熟是指与动脉吻合的静脉在动脉血流和压力的作用下血管壁增厚,血管扩张,显露于皮肤表面,触及明显搏动及震颤,即静脉动脉化的过程。 其成熟时间早晚取决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手术情况和患者术后的配合情况,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待8-12周后再开始穿刺,以延长使用寿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与护理;穿刺前准备及评估工作;正确选择穿刺点;正确选择穿刺部位;;穿刺角度 :;;;;;;;;;;NKF-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Vascular Access;Published in AJKD October 1997 Updated in 2000 Two primary objectives: Increasing the placement of native AV fistulae; Detecting access dysfunction prior to access thrombosis. Goals Primary AV fistulae in 50% of new patients; 40% of prevalent patients should have AVF; Reevaluate for AV fistula at each access failure;Center access and complication databases.;早发现进展性ESRD病人、保护好自体血管,增加自体AV内瘘使用率;-- Fistula First 严格检测血管通路、尤其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延长血路使用寿命,减少其并发症; 降低ESRD病人的费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血管通路建立常常偏晚(国内外都存在的问题); 73%病人第一次透析需要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 动静脉移植物内瘘使用率增加、内瘘并发症增多、医疗费用增高。; 美国血管通路应用趋势(30年) 血管通路类型 1965 1970 1980 1990 1995 A-V外瘘 100% 10% 自体A-V内瘘 90% 75% 26% 19% 移植物A-V内瘘 2 6% 53% 49% 中心V置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