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美学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美学分析

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美学分析 何林军 刘泽民 摘 要:音乐教育理论是亚里士多德音乐美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后者是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音乐特性的分析以及音乐教育理论。音乐特性主要是:其一,音乐是一种和谐;其二,音乐是一种摹仿;其三,音乐不是必需品。他把音乐看成是美育中最主要的手段,极其重视儿童教育,并提出寓教于乐、因人施教、分阶段进行教育等许多合理主张。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音乐美学;美育;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2)03-0063-04  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美学家之一,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一起被看作是希腊思想史上的双子星座。国内对于他的美学思想,多绍介其中的文艺理论,但长期以来对于文艺理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论述的文章却不多,这影响了我们对亚氏美学的全面认识。事实上,音乐美学是他整座美学大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音乐特性的分析,一是对于音乐教育的看法。他认为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发挥重大社会效用,所以他分析音乐特性,主要也是贴近美育来进行。因此,音乐教育思想是他音乐美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到他的整个美学体系中去分析。他的音乐理论集中表述于《政治学》中,另也散见于《诗学》、《论题篇》、《论宇宙》和其他一些残篇里,虽不乏偏颇之处,但许多见解至今犹有启发意义。亚氏音乐美学和音乐美育理论隶属于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氏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是“善”,其目的是达到个人至善,即幸福。在他看来,广义的“善”是事物追求的具体目的,譬如医学的善在于保证人们健康,经济学的善在于致富。狭义的即伦理的“善”指整个人生的目的,“作为目的本身而求的目的”。这就是所谓至善或幸福。他又认为政治学是最高的科学,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则研究人群的善,所以伦理学附属于政治学。 二 古希腊哲学美学的研究视野,从苏格拉底开始,较明显地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本身。亚氏在《动物的构造》里提到:“这一时期,人们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哲学家们把注意力转向政治科学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他本人也基本上如此。虽然他在自然科学多个领域(譬如天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等)中都有卓越建树,但是他的音乐理论,重点不在对音乐作自然科学式的研究,他对音乐语言,譬如音符、节奏、旋律、曲调等,没有过细研究,也无专门的音乐理论著作。他强调的是音乐的效用,关注音乐为什么能成为优良的教育工具。他对音乐特性的分析,主要也是结合这一点来进行的。所以要了解他的音乐教育思想首先应了解他关于音乐特性的看法。 首先,音乐是一种和谐。这是古希腊人对于音乐的传统看法。前苏格拉底时期,人们主要是从自然出发,采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法来从事哲学与美学研究。人们正是从自然界得到启发,提出秩序、均衡等形式美法则。符合这些法则的比例关系就是和谐、也是美。以形式为美、和谐为美是古希腊对美的传统认识。音乐的美就在于符合这种比例关系。因而音乐是一种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如此看待音乐的。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和谐由一定的数的比例所构成,音乐的音程就是一种符合比例的安排,“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后来的赫拉克利特又认为音乐的和谐在于对立、斗争,弓和琴正是在一正一反的张力中产生和谐。亚氏综合他们的看法,也认为音乐是和谐,节奏、旋律本身都是一种秩序,节奏和旋律只有在秩序中才能产生怡人的乐音。音乐的和谐不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认为的静态的统一,“和”也不是“同”,而产生于不同曲调的对立并存,反对“音乐和声夷落而成单调,节奏压平到只剩单拍”。在《论宇宙》中,他说,自然界喜爱对立、丰富多彩。和谐产生于对立而不是相似。人类社会需要一定的划一,但厌恶完全的划一,和谐是由于男性与女性结合的结果,而不是同性结合的结果。音乐也是如此,只有高音和低音、短音和长音等不同音调交织起来,才能达于和谐。音乐的和谐首先是一种形式和谐。同时音乐又是对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和人的内在和谐的表现与反映,因为音乐是摹仿(这一点下文再论)。在《诗学》第四章中他说,人天生就有“音调感”与“节奏感”。这就意味着:人天生有爱好音乐的倾向,这里的“音调感”译自“harmonia”,即和谐。在《论灵魂》中,他也说:“灵魂是一种和谐”。[9]《政治学》卷八中也提出:“灵魂本是一支乐调”,“灵魂内含乐调的质素”。所以人能感知音乐,音乐也能渗透灵魂。他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后者认为,天体之间、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有秩序的比例关系,宇宙是一个大和谐体,能发出谐音。这类似于庄子的“天籁”说。他们又认为人的肉体和灵魂也按比例构成小的内在和谐,人是小宇宙,因而人和自然界,人和音乐就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