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泽县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洪泽县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夏家红 1 谢素兰2
(1洪泽县高良涧镇卫生院 223100;2洪泽县万集镇卫生院 223122)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69-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近两年来洪泽县的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疫情波及范围较大,引起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关注和警惕。为了解该病的流行情况,及时制定出符合本县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对洪泽县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预防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
一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洪泽县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洪泽县统计局。
2方法 对报告的资料运用EXCEL2003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
二 结果
1疫情概况
2012年洪泽县通过网络直报共报告手足口病491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48/10万,较2011年上升61%。全年无暴发疫情,共发生聚集性病例2起,分别为:县星光幼儿园8例,实小幼儿园7例,发病时间均在5月份,发病人群主要为幼托儿童。
2流行病学特征
2.1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其中发病人数最多的是第二季度,共发病334例,占全年总发病数的68.0%,其次为第三季度,共发病82例,占年总发病数的16.7%,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共发病75例,占年总发病数的15.3%,呈明显的季节性。
2.2地区分布 2012年全县12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数最多的高良涧镇,其次为东双沟镇、三河镇、朱坝镇,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0.3%、11.4%、8.3%、6.7%。
2.3人群分布
2.3.1性别分布 洪泽县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发病299例,女性发病192例,男女性别比为1.6:1。
2.3.2年龄分布 发病人群中年龄最大的1例30岁(因其子患手足口病住院治疗,在陪护期间发病);最小的10月,1-5岁儿童发病数最多,共计439例,占总发病数的89.4%。
2.2.4职业分布 发病人数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其中散居儿童发病331例,占总发病数的67.4%、幼托儿童发病146例,占总发病数的29.7%,小学生共发病13例,占2.6%,其他人群发病1例,仅占0.2%。
3 实验室检测结果
对67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oxA16型12例,EV71型8例,其他肠道病毒10例,阴性结果37例。
4 讨论
通过以上资料显示,洪泽县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年发病率上升幅度较大;2、发病地区分布广泛,但仍以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地方发病较高,其中发病数最多的高良涧镇交通便利,人口居住密度位居全县首位,幼托机构分布密集,2起聚集性病例均发生在该镇;3、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以夏、秋季节为主;4、发病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
综上所述,对该县今后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由于手足口病迄今尚无特殊疫苗预防,免疫屏障无法形成,而家庭和托幼机构的传播又是本病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病人,是行之有效地控制本病不发生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季节,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尤其要将5岁以下散居儿童家长作为重点宣教对象;3、做好幼托机构的疫情监测与管理工作 “人—人”接触是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幼托机构人群聚集性强,相互之间接触频繁,易引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发生,卫生部门对幼托机构应定期开展督查,指导他们按时开展晨检,做好疫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手足口患儿要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在接到报告后要及时隔离病人并采取相应的疫情处理,这是控制手足口病疫情蔓延的关键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