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科要旨》学术思想之调经重脾胃.docVIP

浅析《女科要旨》学术思想之调经重脾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女科要旨》学术思想之调经重脾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女科要旨》学术思想之调经重脾胃 (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四川成都 610075)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女科要旨》[1]乃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晚年之作,其书结合自己及前人的临床经验,以问答的方式分别阐述了调经、种子、胎前、产后、杂病及外科,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现将其调经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阐述如下。 1.月信的由来 《内经》[2]云:“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首先提出了“月事”;《女科要旨》中云:“盖时者,满三旬之期而一下,以象月盈则亏,下之不失其期,故名月信。”《女科要旨》调经篇指出:“以月经名为月信,不止命名确切,而月事之有无、多少、迟速,及一切治疗之原委,无不包括于lsquo;信rsquo;字之中。”月信中的“信”字,体现了经血来潮之定时、定量的特点。 2.月信专主脾胃 陈修园于“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一节而提出“月信专主脾胃”,“二阳”即足阳明胃脉也,为仓廪之官,主纳水谷。[1]若女子有所难言,郁于心,伤于脾,脾不运化,则胃难以受纳,冲脉隶于阳明,阳明胃脉失于受纳,则冲任气血亏虚,故女子不月。董仲舒[3]于孟子之“仁义礼智”四端中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谓之儒家常道,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所谓金木水火土,义属金,仁属木,智属水,礼属火,信属土。如陈修园云:“夫五行之土,犹五常之信也。”又云:“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而皆属信;信则以时而下,不愆其期。”故脾胃与信同属土也。《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4] 。《脾胃论注释》[4]云:“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均强调了“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脾胃之气为全身血脉通畅调达之本, 故冲任胞宫之经血得脾胃之气方能按时、按量而下,不失其信。陈修园又云:“虽曰心生血,肝藏血,冲任督三脉俱为血海,为月信之源,而其统主则惟脾胃,脾胃和则血自生,谓血生于水谷之精气也。”[1]故脾胃的调和为经血来之先后、多少的关键所在,这一观点在临床上治疗月经失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 调理脾胃以调月经 《脾胃论注释》[4]云:“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主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乃能生化万物。”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而妇人以血为本,故经血失调,责之于脾胃也。《女科要旨》云:“若精血之来,前后、多少、有无不一,谓之不调,不调则为失信也。”信又属土,故调经应首重脾胃,然有阴阳寒热虚实之分也。 3.1调经分虚实《经》云:土太过则敦阜。阜者,高也;敦者,厚也;既高而又厚,则令除去,宜用平胃散加大黄、白芍药、枳实、桃仁之类。[1]此为月经失调之实证,如月经衍期不至,甚至闭而不行,平胃散合桃、黄之类可健脾祛湿通经,以促经血来之有期;若经血来时淋漓不畅而不止,平胃合桃、黄可除湿以宁胞宫,使邪去而经血自调。《经》又云:土不及则卑监。卑者,下也;监者,陷也。既下而又陷坑,则令培补,宜六君子汤加芎、归、柴、芍及归脾汤之类。[1]此为月经失调之虚证,如月经逾期不至或闭而不潮,六君、归脾类可滋养后天脾胃气血之本,使经血下之有源;若月经量少或点滴而下者,六君子及归脾类可健脾养血,使冲任胞宫经血充沛而下之有量。 3.2 调经分阴阳 《女科要旨》中首先提到了许叔微调经分阴阳的理论,许叔微以寒热分阴阳,认为阴气胜于阳气,则冲任胞宫感寒,寒则血凝,故经水来之衍后且量少;若阳气胜于阴气,则冲任胞宫血热,热则血沸,故经水来之先期且良多。而陈修园独认为“阴阳”二字专指脾胃而言。“盖脾者,太阴之湿土也,不得阳明燥气以调之,则寒盛;而阴独盛,阴道常虚。”用方上,于四物汤之中加入姜、桂、附、吴萸之类以温养中焦脾土,使经水不失其信。又云“胃者,阳明之燥土也,不得太阴之湿气以调之,则燥热盛,而阳独胜,阳道常实。”[1]用方上,于四物之中加入知、柏、芩、连之类以清泻阳明之燥热,则经水自调。 综上观之,《女科要旨?调经篇》所提出调经重脾胃的思想主要源于《内经》,并结合自己及前人的临床经验,从脾胃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月经失调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临床中在治疗月经病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后世学者学习。 参考文献: [1]余育元.女科要旨校注[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13. [2]王庆其.内经选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