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咳嗽从五脏论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咳嗽从五脏论治
张晓慧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610041)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64-02
【摘要】 本文据经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及“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说明五脏功能失调可导致咳嗽,但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的关键,因此可从调治五脏入手治疗咳嗽。五脏间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五脏咳各具特点,遣方用药各不相同。
【关键词】 浅析咳嗽 五脏 治疗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或六淫侵袭或七情致病均可导致咳嗽的发生,正如《素问。咳论》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的关键所在,无论外邪侵袭或其他脏腑有病,均可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诚如《医学三字经》云:“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五脏功能失调可导致咳嗽,因此咳嗽可从五脏论治。
一、从心论治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1]。故咽痒梗塞,胸闷气短,咳逆倚息,脉涩者,咳兼心痛,乃属心咳,炙甘草汤加味。而远志长于化心经之痰,尤为常用。据前贤“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及“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少阴”等论述,认为外感咳嗽以温邪为主,因温为阳邪,犯人上部,肺通天气,鼻为肺之官,邪气从鼻而入,犯手太阴[2],盖因风温袭肺,引动心包之火上逆,故治法宜宣散肺经风热,参入宁心清火之品,清.王旭高创心咳汤治疗。
心火独盛型 证见喉痒作咳,干咳无痰,咽干疼痛,局部有烧灼感,饮水则舒,伴心烦,夜寐不安,舌尖红,苔黄,脉数。查体: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局部充血明显,治以清心泻火,利咽止咳。导赤散加味(加芦根 白茅根 茜草 紫草 旱莲草)[3]。
《灵枢集注》曰:“心主言,肺主声,肺为心之盖。”每当思虑过度,心阴暗耗,喉失所养,可致声音嘶哑,喉痒作咳,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有骤然用脑失度史,以心阴虚为主,咽喉黏膜充血,声带轻度肥厚。治以养心安神,润燥止咳,天王补心丹加润燥止咳化瘀之品[4]治疗。
二、从肝论治
《万病回春》有“自古咳嗽十八般,只有邪气入于肝”之说。足厥阴肝经循于喉咙,故肝与喉通过经络而维系,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易为七情所郁。肝郁化火,气火上逆犯喉,引发喉源性咳嗽:病程较短,喉痒即咳,肝郁化火症状明显,咽喉黏膜发红光亮,治以疏肝泻火,润喉止咳,方用丹栀逍遥散合青黛散加味[4]。
肝与肺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肺居上,主一身之气的宣降;肝居下,主疏泄,其经之别支由下而上贯膈注肺,挟生发之气,循经而舒启肺气,使之宣降而施治节[5]。若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则阻碍肺气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肺失治节,津液不布,聚而成痰,前贤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实为治咳之本。痰凝与气滞常相伴出现。以痰凝为主者,多见痰粘咽喉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轻时重,常用温胆汤、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以气滞为主者,咳嗽多为间歇性,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常用四逆散或逍遥散化裁。
总之,肝咳之状,常咳引胸胁作痛,与情志有关,盖因肺金无权,不足以制肝,肝气犯肺,咳嗽不已,治当平肝疏肝为主。
三、从脾论治
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脾为生痰之源,或脾虚生痰,或脾湿生痰,痰湿犯肺,肺气上逆而见咳嗽。特征为因痰而咳,多喉间有痰,痰为透明状或灰黑样,脉多弦滑,苔白厚或白腻或黄白厚,痰湿盛者可见灰黑腻苔。
1.脾虚生痰:脾阳素弱,水湿不化,证见咳嗽气短,痰多清稀,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脉滑,苔白厚腻,治宜健脾除湿祛痰。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杏仁、枳壳、桔梗、苏梗、炒二芽,药虽平淡却功效不俗。
2.脾湿生痰:多长年喝茶饮酒而致水液化为痰湿[6],此型偏实,治宜燥湿祛痰,用二成三仁汤汤加味。
3.脾湿生痰复感寒邪:证见恶寒,咳嗽,咯痰量多色白质地清稀,全身酸痛困重,食欲不振,口不渴。治宜驱寒燥湿,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成三子养亲汤加味。太阴虚寒,常法久治不愈者,加炮姜以温手足两太阴甚效。
4.脾虚气陷:患者久咳不愈,咽痛反复发作,倦怠无力,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以补中益气汤合柯子清咽汤加味(柯子、蝉蜕、桔梗、银花、连翘、木蝴蝶、甘草)。言多咳重,易感冒者重用黄芪、党参。
四、从肺论治
《景岳全书.咳嗽》篇云:“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在病因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律二首 送瘟神》-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精选(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高考蓝皮书·物理试题分析2025.docx VIP
- 综合实践活动 开学第一课 2024-2025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开学第一课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小儿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pptx VIP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完整整套教学课件.pdf VIP
- 技术标投标文件监理大纲.doc VIP
- 2025 年成都市三年级数学秋季开学摸底考 - 冲刺卷及答案(北师大版).docx VIP
- 最新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全文.pptx VIP
- 姓氏的由来演讲课件(张姓).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