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常见地质灾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_常见地质灾害

常见地质灾害 1概述 1.1 地质灾害: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1.2 自然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 2.1 自然地质灾害:自然地质作用、火山、地震、降雨 2.2 人为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恶化地质环境、工程开挖、水库诱发地震、地面沉降 相关资源 自然灾害:/njuc/dikexi/earthscience/chp7/zrzh.htm 地理家园:53:8080/memberindex.asp?MemberID=58MemberUID=ldhj 滑坡 一、滑坡及其形态特征 定义: 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 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形态特征: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一)滑坡的形成条件 (1)必须形成一个贯通的滑动面 (2)总下滑力大于总抗滑力 (二)影响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地形地貌 斜坡愈高愈陡,稳定性愈差 通常在下列斜坡地段有利于形成滑坡: (1)容易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洼形斜坡地段 (2)易受流水冲刷和掏蚀的山区河流的凹岸缓坡地段 (3)由堆积土组成的上陡下缓,下伏基岩向坡外倾斜的斜坡地段 (4)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缘斜坡地段 2. 地层岩性 3.地质构造 断层、节理和倾斜岩层的产状对滑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存在倾向斜坡、倾斜坡度较陡的断层面、岩层层理面、不整合面、连通性较好的节理面等及其它软弱结构面时,易沿这些面产生滑坡。 4 地下水 绝大多数滑坡都必须有地下水的参与才能发生滑动 5.人为因素及其它因素 (1)人为破坏斜坡的稳定。如开挖斜坡坡脚,在斜坡上部填土、弃土、兴建大型建筑物,不适当地加载。 (2)人为造成地表水向斜坡大量下渗。 兴建水利工程及其它工程,改变原地表水排泄条件,坡体因漏水和渗透作用易产生滑动。 (3)地震及其它震动作用 地震可引起土层中水位及孔隙水压力变化,砂层液化,抗剪强度降低,动荷载增大,促使斜坡岩(土)体产生滑动。 大爆破及机械震动的松动作用也会引起斜坡滑动。 三、滑坡分类 (一)按滑坡力学特征分类 牵引式滑坡 推动式滑坡 (二)按滑动面与地质构造特征分类 均质滑坡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三)其它滑坡分类 四、滑坡防治 4.1 排除和减轻水对滑坡的危害:排除滑坡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和防止水对坡角的冲刷。排水沟、截水沟、盲沟等。 4.2 改变滑坡体外形,降低滑坡重心和修建支挡建筑物增大抗滑力,即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刷方减重、堆方反压、挡土墙、抗滑桩、锚杆加固。 4.3 改变滑动带土、石的性质,提高抗剪强度。灌浆、电渗排水、焙烧法 §4–2 崩塌及岩堆 一、崩塌 (一)崩塌和落石 崩塌:指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 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落石:若陡峻斜坡上个别、少量岩块、碎石脱离坡体 向下坠落,称为落石。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高陡斜坡 2.岩性条件:坚硬脆性岩石 3.地质构造条件:存在有不连续面 4.水的条件:水是诱发崩塌的必要条件 5.其它条件:主要为人为因素和振动影响 (三)崩塌的防治 1.排水 2.落石和小型崩塌 (1)清除危岩 (2)支护加固 (3)拦挡工程 3.大型崩塌 采用棚洞或明洞 二、岩堆 (一)岩堆及其特征 定义:陡峻斜坡上的岩体,受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 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脚形成的疏松岩块 堆积体称岩堆。 特征: 1.位置及形状: 多位于高陡崩塌斜坡坡脚处。从平面上看,上窄、下宽,如三角形或梯形 2.表面坡度:与组成岩堆物质的天然休止角接近 3.结构、构造:内部结构疏松,有层理 4.岩堆底部坡度:底部为原坡脚地面,上陡下缓。 (二)岩堆防治 (1)排除地表水及地下水 (2)线路位置选择 以路堑通过时,路堑位置应选在岩堆顶部;以路 堤通过时,路堤位置应选在岩堆下部 (3)在岩堆上的线路,应尽量少填少挖。 §4–3 泥石流 一、泥石流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是由于降水(融雪等)而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主要特征: (一)主要活跃于山区与山前地区 (二)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数分钟至数十小时); 来势凶猛 (三)密度变化范围大,上限为1.2~1.3g/cm3,下限为1.8~2.3 g/cm3 (四)固相物质粒度变化范围大(由粘粒至巨砾) (五)惯性力大, 具有直进性和爬高能力 (六)冲淤能力大,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二、泥石流形成条件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