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外伤硬膜下血肿一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慢性外伤硬膜下血肿一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慢性外伤硬膜下血肿一例 周立明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公安局 064300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与硬膜下腔,伤后三周出现症状者。在颅脑损伤中偶而可见,它属于颅内血肿的范畴,往往由于当时伤情不太严重或甚轻微,经医院诊治,阳性体征不多,伤者本人亦常勿略,经过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逐渐出现颅压增高症,其因果关系远不如急性、亚急性型明显,当事人对这种迟发性损伤常提出异议,甚至争执,因此难度也较大。慢性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已逐渐被法医工作者注意,本文也提出粗浅认识,供分析讨论: 案例,邹某,男,64 岁,农民,某年5 月21 日被人打伤,右额部受力,当时昏迷15 分钟,有近事遗忘,被送本县人民医院行颅脑CT 扫描:未见异常,伤者头痛、头晕,恶心、未吐,鼻出血,无抽搐及偏瘫,当晚转入本县康力医院,以头部外伤,鼻外伤收住院,伤后未进食,未排二便。 查:T36℃,P86 次/分,R26 次/分,BP16.5/10Kpa,意识清醒,呼吸规律,右额顶部头皮擦伤,鼻孔有出血,右腰部皮下淤血,胸片见左第八肋骨折。诊断:右额顶头皮擦伤,鼻外伤,右肩及右侧腰部软组织损伤,脑震荡,左第八肋骨折。 入院后感右侧半身酸痛,右侧头皮发麻,肢体活动尚可,生命体征平稳,鼻出血已停止。服用脑复新、脑复康、复合维生素B 及抗炎治疗后,自觉症状好转,有时诉头痛,下床可行走,进食及二便正常,于7 月3 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头痛、头晕、服止痛片能缓解,于8 月4 日到(本县)康力医院进行CT复查,见右颞顶硬膜下血肿(右侧颞顶区密度减低,边缘尚清晰,右侧脑室明显受压消失,中线结构向左移位),患者可行走,查视神经乳头水肿,巴氏症:左(+),右(-),左侧肌体肌力Ⅳ级,急行手术,右顶前右各钻一孔引流,挑开硬脑膜即见黑色液体喷出约50ml,后又从前孔冲洗,后孔处流出许多黑色液体,术后,置引流管。8 月6 日CT 复查:原血肿低密度区范围缩小,内有硬脑膜积液及气体影,引流管位置良好。8月13 日CT 复查血肿病变已吸收,右脑室较前缓解,硬膜下积液同前,并见气体影,于8 月21 日治愈出院。 讨论: 一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常有惊厥、呕吐、喂饲困难,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等。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二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理生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仍未完全清楚。从目前CT 扫描了解到,小的急性硬膜下血肿,追踪观察一般都可自发性吸收,且不进展到慢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变特点就是血肿表面有一层机化的“新膜”包裹,而血肿一旦被包裹后,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故推测血肿的增大是由于新膜上的小血管反复出血进入血肿所致。或者由于血肿液化后,其内含较浓蛋白质成分,新膜逐渐变为“半渗透膜”,所以能不断吸收周围组织水分进入血肿。此时由于血肿机化,形成“新膜”包裹整个血肿。硬膜下血肿的机化颇不同于蛛网膜下或浆膜腔的血肿。后者凡与血肿接触的表面均参与机化过程,唯独硬脑膜下血肿,其机化过程只有硬脑膜参加,而蛛网膜除非同时存在破裂,否则不参加机化过程。血肿的机化过程是由来在硬脑膜表面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管内皮细胞增生,逐渐包围血肿,形成的这一层结缔组织膜称新膜。新生的毛细血管极易破裂再出血,使血肿体积增大。多次再出血、再机化,则形成多层新膜。最后在硬脑膜与蛛网膜间形成一厚壁囊肿。切面囊内可见棕黄色粘稠液体,有的甚至可呈机油状。 三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依据: 1..常有头部轻伤或被忽略的受伤史,症状常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 2.慢性颅内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出现惊厥、呕吐、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至晚期可出现脑疝。部分病人以精神症状较为突出或以局灶性脑症状为主。 3.头部X线摄片多显示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少数可见血肿钙化征象。幕上血肿者,超声波检查中线波向对侧移位。脑血管造影、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和范围。 4.颅骨钻孔探查发现硬脑膜下血。综上所述,可以确定外伤引起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参考资料 [1]徐英合主编《法医病理学》 [2]刘文主编的《法医临床学》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