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课本材料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课本材料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谢振旭
摘要:目前,高中生的作文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材料不丰富,在写作时感到无从下手,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高考语文的成绩。而要想解决此问题,教师必须想办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课本材料就是很好的资源。本文论述了课本材料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关键词:课本材料;作文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谢振旭,任教于广西横县百合中学。
“材料丰富”是《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语文作文发展等级的一项明确要求,就议论文来说,“材料丰富”的具体要求就是论据充分,理论论证、事实论证、数字资料等确切有力。“材料丰富”更是丰富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
纵观高中生作文现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励志佳句,在当今众多高中生身上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众多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惰情,没有荒芜学业并深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可是在书海路上艰辛拼搏的学子,当一道作文题赫然摆在已与写作结缘将近十多个春秋的他们的面前时,你听到最多也是最高的呼声依然是“写什么”、“不会写”、“没材料”,是什么让我们众多高中生对并不陌生的、一直伴随着自己读书之路的作文如此束手无策呢?是什么让我们的众多高中生体会不到写作文其实处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呢?笔者认为,最难攻克的堡垒,莫过于言之无物了。
面对一道作文题“不知道该写什么?”这就是我们高中生作文的硬伤。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写成佳作华章,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举步维艰是显而易见的,要写足800字的作文简直就比登天还难,还谈何快乐、容易呢?
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时要做到“左右逢源”,其实对于有将近十多年写作经验的高中生来说,这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但是,许多高中生在写作时普遍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笔,这只是因为他们忽略,甚至是无视一个近在手边、掂来可用而学生最为熟悉的,资源极为丰富的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库——课本。
高中生手中的课本就是一个丰富的材料宝库,是拥有丰富材料的“后花园”,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写作时,学生就可随心所欲地去采撷每一朵“鲜花”去装点自己的辞采华章,我们学生的文章就一定能插上材料的翅膀,任自己的思路遨游,我们的学生就定然会有一番感悟,作文想说爱你其实也真的很容易。那么,如何使用课本丰富的材料资源呢?下面略谈一下对课本材料的应用策略:一般来说,课本材料的选择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单例的“尖端”材料
“尖端”材料一般是以一个人为中心,抓住关键,从不同的角度去铺垫。其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表达式为: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例:在生活的寒冬酷夏、凄风寂雨里,有的人退缩了、屈服了,而有的人依然昂着头,无畏地迎着命运的挑战。读过宋代大文豪苏轼词的人,无不为其豪放热情的咏唱所感动,但并不是每个读者都了解他的不幸遭遇。他一生颠沛流离,多次被贬,甚至还曾下狱;晚年被流放到荒芜的海南岛,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或许正是生活的磨难将他的诗句锤炼得炉火纯青,如若冬日置身于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中,又怎能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激昂豪迈、响彻山河的千古名句呢?如若终日置身达官显贵、府第官场之中,又怎能超然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呢?感谢风霜造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后人敬仰的伟大诗人!
第二种表达式为: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化用)+N段+议论。
例:“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一场十年生死痛苦的单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来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一场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青春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及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从容洒脱,你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苏轼)。
上述的两个用例,都是选用苏轼这个例子,例中所述的名句,苏轼所经历的往事皆源自于学生手中的课本,学生异常熟悉,学生只需作一个小小的归纳和小小的化用,就能让课本中同一个人的材料为不同的文题主旨服务,这些烂熟于学生心中的材料,只因为我们漠视,因为我们疏忽,因为我们的粗心,就尘封在我们学生的课本与记忆中,这是很让人惋惜的。因此,重视课本材料的积累并学会化
文档评论(0)